夏季中暑症状


夏季中暑症状

文章插图

夏季中暑症状
1、夏季中暑症状
中暑先兆: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
中暑初期: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 。
轻度中暑: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
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腹部或肢体痉挛;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
2、中暑的病因
环境因素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
个人体质因素
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
3、中暑怎么检查
血、尿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蛋白尿和管型尿 。
肝、肾功能与电解质检测:严重病例常出现转氨酶升高、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电解质紊乱、凝血机制异常 。
心电图 。
CT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尤其是对于急诊患者能较快做出排除性诊断,对争取时间抢救患者起到重要作用 。
血气分析: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 。
夏季中暑如何预防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 。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
3、饮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
夏季中暑食疗方
1、导赤清心粥缓解中暑
配料:生地黄汁50毫升,雪梨1只,粳米20克,竹叶卷心20支,灯芯草2支,连心麦冬6克,莲子心3克,砂糖适量 。
制法:将所有配料用水煮成粥 。
药用:每天3次服食 。
说明:清心;对中暑引起的心烦不寐、小便短赤热痛、发热日轻夜重、口干渴不欲饮有疗效 。
建议:暑湿盛、胸闷不食、脾胃虚寒、在便溏软者忌食 。
2、冬瓜薏苡仁绿豆粥缓解中暑
配料:冬瓜250克,薏苡仁30克,绿豆60克,鲜荷叶、藿香叶适量 。
制法:冬瓜切成小块,与薏苡仁、绿豆同煮成粥,粥快熟时加荷叶 。藿香叶煎成汁,倒入粥中,煮片刻即可 。
药用:随意饮食 。
【夏季中暑症状】说明:清暑辟秽化浊;对因中暑引起的症状有疗效 。

夏季中暑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