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肺怎么检查出来


卡肺怎么检查出来

文章插图

卡肺怎么检查出来
1、卡肺怎么检查出来之视诊
描述体表标志:胸骨柄、胸骨上切迹、胸骨角、腹上角(胸骨下角)、肋骨、肋间隙、胸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背柱棘突、肩胛上下间区、腋前中后线、前后正中线、锁骨中线、肩胛线、肋脊角、腋窝 。
描述(医生视线与胸壁表面在同一平面):无皮肤皮疹、无静脉曲张 。
胸廓形状及对称性 通过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肋骨走形方向、肋间隙宽度、腹上角大小可判断胸廓的形状 。正常胸廓前后径:左右径=1:1.5,肋骨从后上行向前斜下,腹上角约90°,如出现前后径与左右径大致相等 。
2、卡肺怎么检查出来之触诊
胸廓扩张度手法:双手分别同时置于两侧胸廓前外下方,双手拇指沿肋缘指向剑突,其余手指及手掌紧贴胸壁,嘱病人做深呼吸,观察双手活动度是否对称语音震颤(触觉震颤)手法: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或掌面轻放于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嘱被检者重复发“yi”长音,至上而下,从内到外 。前面123,后面1234 。
3、卡肺怎么预防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机会性感染,且为其主要致死原因 。注意免疫抑制者与患者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对高危人群应密切注意观察 。对有发生卡氏孢子虫危险的病人,应用药物预防,可有效地防止潜在感染转变为临床疾病和治疗后复发 。一般用TMP5mg/kg,SMZ25mg/kg,每天或每周3次口服 。喷他脒雾化吸入可作为二线预防用药 。
卡氏肺孢子虫分布广泛,可寄生于健康人体和多种动物,病人和孢子虫携带者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和人与人接触传播 。卡氏肺孢子虫人群感染率为1%~10%,正常人感染呈亚临床经过,血清中可检出抗体 。免疫抑制宿主感染后引起疾病,出现明显症状 。
卡肺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4~8周 。AIDS 患者较长,平均6周,甚至可达1 年 。
流行性婴儿型(经典型) 流行于育婴机构 。起病缓慢,先有畏食、腹泻、低热,以后逐渐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未经治疗病死率为20%~50%.
儿童-成人型(现代型) 起病较急,开始时干咳,迅速出现高热、气促、发绀,肺部体征甚少,可有肝脾肿大 。
从起病到诊断,典型的为1~2 周,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者,病程短促,可于4~8 天死亡 。AIDS 患者病程较为缓慢,渐进,先有体重下降、盗汗,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继而出现上述呼吸道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未经治疗100%死于呼吸衰竭 。本病症状严重,但肺部体征较少,多数患者肺部听诊无异常,部分病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 。
心肺功能差怎么检查
登楼试验:能以比平常略快的速度登上三楼,不感到明显气急与胸闷,则心肺功能良好 。
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收缩压(俗称高压)与舒张压(俗称低压)之比,正常值约为1.5,如果低 于1.25或高于1.75,则说明心肺功能较差 。
脉搏、血压与活动试验:安静平躺,在30秒钟内快速来回坐起、平躺,如果脉搏每分钟加快10-20 次,血压下降幅度小于10毫米汞柱, 表示心肺功能良好 。相反,脉搏每分钟加快20次以上,血压下降幅度 超过10毫米汞柱,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冷汗等现象,说明心肺功能很差 。
【卡肺怎么检查出来】哈气试验:距离一尺左右点燃一根火柴,使劲哈口气,能将火焰熄灭则心肺功能不错 。

卡肺怎么检查出来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