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热按摩什么穴位


胆热按摩什么穴位

文章插图

胆热按摩什么穴位
1、胆热按摩阳陵泉穴
中医认为肝与胆相表里,胆的功能主要是贮存胆汁和输出胆汁帮助消化 。在情智方面,“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胆配合使人具有胆略 。疏通胆经的主要穴位阳陵泉穴 。
阳陵泉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是胆经的合穴,有疏肝胆、清湿热、舒筋利关节作用;可促进肝气舒畅条达,胆汁疏泄通畅,治疗肝胆炎症 。可用中指点揉期门穴、阳陵泉穴两穴,每次50下,每天2次,有较强的酸胀感为佳 。
2、胆热按摩开胸顺气
开胸顺气或者叫开肋顺气 。方法是这样,我们用手掌贴着肋骨的缘,肋骨是斜上方走形的,一条一条往上推,特别是第6、第7肋骨中间有个穴叫做期门穴,它是肝的募穴,所有的肝病,特别是一些中晚期的肝病,都会在这儿有反应点,有的甚至痛不可触,我们用缓慢轻柔的手法推 。另外第7、第8肋间有一个穴位叫日月,它是胆的募穴,所以胆的一些疾病在这里也有反应点 。
当我们顺着肋骨间隙推到腋下以后,再顺着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从指尖一直推出去,这就是开胸顺气 。
【胆热按摩什么穴位】3、胆热按摩可以采用的穴位
曲池
取穴时屈肘,在肘横纹头外端凹陷中 。可调理脾胃、行气活血 。
阳池
在手背腕横纹正中的凹陷中 。可清利三焦、除烦、清利湿热 。
足三里
在外膝眼下3寸(10厘米),胫骨脊外缘一横指处凹陷中 。可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疏通经络、解痉止痛 。
悬钟
在外踝尖上3寸(10厘米),腓骨前缘凹陷中,可清肝利胆、通经活络、补肾养髓 。
阳辅
在外踝尖上4寸(约13厘米),腓骨前缘两筋之间 。可清泄肝胆、疏经活络 。
丘墟
在外踝前下方凹陷中 。可清肝利胆、疏筋利节 。
足临注
在足背小趾、四趾的趾缝纹头后1.5寸(5厘米),小筋后骨缝中 。可清肝利胆、疏经通络、理气止痛 。
中医治疗胆热的方法
治则:清热泻胆,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
1、内服药
主方蒿芩清胆汤加味 。方药青蒿、竹茹、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大黄,本方适用于少阳热重兼痰湿之证 。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温服,每日l剂 。呕吐酸水者,加服左金丸;肢体酸痛者,加桑枝、薏苡仁、丝瓜络;湿热发黄,热重湿轻者,去陈皮、半夏,加茵陈;胸胁胀满者,加川楝子、佛手 。
2、外敷药
竹茹、生姜适量,绞汁,棉浸擦胸口,用于呕酸苦水 。
青皮为末,醋炒敷胁下,用于胸胁胀痛 。
南星捣烂,置杯内,扣脐上,起泡挑去泄水,用于黄疸 。
3、灌肠疗法
生大黄,煎煮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30分钟 。
生大黄、青蒿、黄芩、陈皮,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30分钟 。
治疗胆热的饮食疗法
肝胆湿热患者除用药物治疗外,应清淡饮食,尽量少吃肥甘油腻,可配清热利湿食疗辅助治疗:
1、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 。制法是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 。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 。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
2、五汁饮:梨、荸荠(马蹄)、藕、鲜芦根各100克,麦冬50克 。制法:上述五味洗净去皮后,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绞汁饮用 。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泻功效,适用于慢性肝胆湿热型 。
3、板蓝根菊饮:板蓝根30克,菊花晶2匙 。板蓝根加水煎汤,加入菊花晶饮用,每日1次 。有清热疏风,明目解毒功效 。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 。

胆热按摩什么穴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