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汞中毒性肾病临床分析


药源性汞中毒性肾病临床分析

文章插图
导读:27例患者均为亚急性汞中毒,用二巯丙磺钠0125g(小儿5mg/kg)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3d停药4d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支持营养 , 补充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白蛋白、神经抗生素等对症处理 。……
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汞中毒病例中 , 有27例为使用中药所致,现报告如下 。
1一般资料
【药源性汞中毒性肾病临床分析】27例病人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8~72岁,均为使用含轻粉(主要成分为氯化亚汞)的土方所致 。中毒方式:22例为口服,5例为燃药所致 。用药至发病时间为10d~60d 。20例病人原来患银屑病,3例关节炎,静脉炎、性病、慢性湿疹、胃癌各1例,均呈亚急性发病,肾功能受损11例 , 肝功能受损4例,肝、肾功能均受损5例,神经系统受损7例 。
2临床表现
27例病人发病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乏力、口臭、口腔炎、恶心、呕吐、腹痛,其中9例低热、咳嗽,14例出现皮疹,上述表现多在半月内消退 。尿汞650~1650nmol/L 。上述表现减轻或消退后,出现靶器官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本组病例大体分为5种类型:①11例以肾脏损害为主,主要为面色苍白、乏力、腰痛、全身浮肿、双肾区叩击痛,但无明显的肝及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 。尿常规隐血阳性、尿蛋白明显增多、镜检有红细胞及白细胞,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其中9例血常规WBC高于10×109/L , 中性大于0180 。②4例以肝脏损害为主,主要为面色发黄、乏力、厌油、恶心、呕吐明显,肝脏肿大,肝区叩击痛 。肝功能损害以多项转氨酶升高为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白蛋白降低,但无明显肾及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 。③5例肝、肾功能均受损者,兼有肝、肾功能受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④4例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 , 可见表情呆滞、反应迟钝、步态蹒跚、理解力、计算力、记忆力明显下降,舌及双手震颤,写字不能,平衡失调,闭目难立征(±),重者生活不能自理,但无明显的肝、肾功能受损害表现 。⑤3例以周围神经受损为主,主要为四肢麻木、疼痛伴压痛明显,手足颤抖,动作不协调 , 生活困难,重者不能持物或行走,四肢皮肤痛、触及温度觉早期过敏而后出现减退 。病人肌力、肌张力正常 。肌电图均示周围神经病变,亦无明显的肝及肾受损的表现 。
3治疗方法与结果
27例患者均为亚急性汞中毒,用二巯丙磺钠0125g(小儿5mg/kg)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3d停药4d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支持营养,补充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白蛋白、神经抗生素等对症处理 。27例患者驱汞治疗最短5个疗12个疗程,平均8个疗程,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尿汞基本恢复正常 , 基本治愈出院 。27例患者尿汞波动曲线大发病时尿汞为正常参考值的216~616倍,驱汞后尿汞~2个疗程最高,多为正常参考值的4~8倍,3个疗程后逐渐下降,5~6个疗程后尿汞可达正常参考值,但驱汞后尿汞仍为正常参考值的1~2倍,7~8个疗程后多数患者驱汞后尿汞正常或接近正常 。多数患者在1~3个疗程治疗阶段临床表现有加重趋势 , 4个疗程后逐渐减轻 。出院时 , 20例肝、肾功能受损者全部恢复,但肾功能受损者恢复比肝功能受损者慢 。例中枢神经受损者,智力明显提高,能正常学习,但未恢复到病前水平 。3例周围神经受损者,四肢皮肤浅感觉尚未完全恢但生活能自理,肌电图仍示周围神经病变 , 与病初比较无明显变化 。汞盐吸收后,在体内分布以肾脏最高 , 其次为肝、脑 。汞中:汞作用于还原型谷胱甘肽,损害其氧化功能,还与体内酶上的氨基、羧基、巯基、羟基、磷酰基结合,使其失去活故能引起肾、肝、神经系统损伤,但各器官的损害并不平多以肾脏损害为主 , 其次为肝及神经系统,这可能与汞摄入的量和速度有关,还与个体、性别、年龄差异有关 。只要早发及时切断毒源 , 给予正规驱汞治疗,各种类型的病例损害均是可逆的,预后良好,但神经系统的损害恢复较慢 。本组病例均为使用中药偏方所致 。

药源性汞中毒性肾病临床分析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