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除夕的习俗


广州除夕的习俗

文章插图

广州除夕的习俗
1、广州除夕的习俗之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 。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 。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 。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 。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
2、广州除夕的习俗之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古籍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 。”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 。
3、广州除夕的习俗之明灯旺火
所谓明灯旺火,就是指除夕这日入夜,要点上长明灯烛,给神位上香,要彻夜明亮 。有的地方(比如上海)称作“照虚耗”;也有的地方生一盆旺火,一家人围坐旺火旁守岁;也有的地方不仅在神灵、祖灵前点长明灯,还在院内的房檐上每隔不远点一盏长明灯 。家中主人或子女,每隔一段时间就给灯添油拨捻,使院内院外、屋内屋外通宵明亮 。明灯旺火,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阖家兴旺,其实也是古代火崇拜的遗孑 。
4、广州除夕的习俗之年夜饭
所谓年夜饭,即指除夕入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餐晚饭,又叫“年饭”、“合家欢”、“分岁饭”等等,是筹备春节过程中家家户户合家欢聚、最热闹的时候 。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请家中长辈上座,其他人按辈份和岁数大小依次而坐,合家团聚,敬酒说笑,共叙天伦,处处洋溢着和美团圆、幸福快乐的气氛 。
广州春节的传统食物
1、煎堆
俗话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广东煎堆更是品种多样,除了“圆碌碌”之外,还有扁扁的九江煎堆,空心的龙江煎堆等等 。煎堆五味调和,咸甜适当,意谓人丁兴旺,花开富贵,合家平安,万事大吉,寓示着人们的美愿 。为民间过年,必备的食品,而现在也逐渐流行送煎堆,而这也代表了对朋友的祝福 。
2、角仔
广州人过年要炸油角,取“起镬”意头,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以前的广州人,不管富家还是穷人,到了岁晚,总要开油镬 。油角有大有小预示一家平安 。油角象征的吉祥意义:形状像“荷包”,亦即钱包 。虽然叫油角,做法好似炸饺子 。但油角的馅是甜的,还拌以椰丝、炒花生、芝麻等等香实果搅碎而成,包在饺子皮里 。与包饺子不同的是油角不用褶边而是锁边,对折粘合后,用指甲沿边一路轻捏成麻绳状,然后适度煎炸即可食用 。
广州春节的禁忌有哪些
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像“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 。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 。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 。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 。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
【广州除夕的习俗】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 。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 。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

广州除夕的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