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变迁


我国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变迁

文章插图
【我国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变迁】……
肺炎链球菌作为CAP最重要的致病原之一,其耐药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 。自1967年首次报告了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以来,各国相继发现了PRSP,且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的增加已成为全球趋势 。PRSP的发生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都有显著差异 。

美国20世纪80年代肺炎链球菌的总青霉素耐药率不足5%,而且均为低水平耐药,然而至90年代初,青霉素总耐药率迅速攀升到17%,目前已经超过30% 。1997年至2000年,我国文献报告的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PNSP)[包括青霉素中介(PISP)和PRSP]率仅为8.8%~22.5%,但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PNSP已超过40%,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并主要以PISP增加为主,从1998-1999年的20%上升为2002-2003年的32.4% 。

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青岛地区医院分离的107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发现,其中44株(41.1%)对青霉素不敏感(22株中介,22株耐药) 。杭州地区医院对分离的331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NSP占55%,其中55株(16.6%)为PRSP,127株(38.4%)为PISP 。2005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84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株约占61% 。PRSP的发生率除与地域有关外,还与年龄有关 。

2005-2006年我国9家教学医院分离的417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显示,PNSP发生率为47.5%(PRSP:24.5%,PISP:23%) 。PRSP、PISP发生率最高的是上海(分别为32.6%、50%),其次是武汉(45.7%、22.9%)(图1) 。其中儿童患者的PNSP发生率(69.4%)明显高于成人(35.5%) 。因此在今后的耐药监测中,应当细致分析各地区、各年龄段以及各感染类型中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的差异,这将为我国制定指南、原则以及合理选药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

按青霉素敏感性进行分组发现:β-内酰胺类的交叉耐药很明显 。PRSP对头孢克洛和头孢丙烯的耐药率分别高达97.1%和94.2%,对头孢曲松也达到了23.6%;PISP对头孢克洛、头孢丙烯的耐药率同样很高,分别为88.6%和75%;阿奇霉素在各组中耐药率均很高;而莫西沙星在各组中均很敏感 。

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明显高于欧美国家 。据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的调查结果(2003年),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70%,而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已升至83.7%,因此在怀疑肺炎链球菌为CAP致病菌时,不宜单独应用大环内酯类 。

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新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对肺炎链球菌一直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 。最新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对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分别为91.2%、96.2%,且和对青霉素耐药与否无关 。新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已作为我国CAP治疗指南中初始经验治疗的推荐药物 。

1995年到2003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低于10%,而最新数据显示,该发生率增至19.2%,与2003相比(9.5%)具显著差异(P<0.005) 。与肺炎链球菌相反,流感嗜血杆菌成人组的产酶率高于儿童,可能由于这种菌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最常见的细菌,而AECB是成年人的常见病 。

我国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变迁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