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

【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

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
1、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
取穴原则:同新针疗法与耳针疗法 。选药原则:根据不同疾病,选用有一定药理作用、容易吸收、有刺激性的药物 。如抗风湿用防风、地龙;抗炎用黄柏、双花、抗菌素等 。穴位常规消毒 。持注射针直刺或斜刺快速刺入皮下后缓慢进针,待出现针感,无回血时将药液注入 。一般体穴0.5~2.0毫升,耳穴0.1~0.3毫升 。每日或隔日一次,5~10次为一疗程 。适用于多种常见病、多发病;也适用于手术麻醉 。
注意要消毒干净,整个过程是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使用青霉素等易过敏药物之前应做过敏试验 。穴位要轮换,不宜在一个穴位上连续注射 。胸背穴位不宜过深 。穴位注射要选用小剂量的药物,注入穴位内,通过针刺与药物的协同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它具有适应症广、疗效高、疗程短、节省药物、操作简便的特点 。

2、人体穴位有多少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采用按摩手法点、按、揉等不至于伤害人体,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郑重说明这36个穴是致命穴平常按摩无任何不良影响 。所谓致命必有意外的重力,非正常力道,或危险物品造成为必要条件 。
3、穴位的功效作用
穴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 。称为穴、穴道 。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 。“输通”是双向的 。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 。

养生的穴位有哪些
1、委中穴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 。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 。
2、阳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候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 。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 。
3、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 。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 。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有助睡眠 。
4、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 。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 。
5、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 。另外,足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

穴位按摩注意事项
1、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
2、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
3、用力恰当,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
4、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
5、持之以恒,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
6、掌握推拿保健的时间,每次以20分钟为宜 。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前和临睡前 。为了加强疗效,防止皮肤破损,在施推拿术时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精油等 。

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