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的症状


崩漏的症状

文章插图

崩漏的症状
1、崩漏的症状
常见症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或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 。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 。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 。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 。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 。
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 。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 。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晕绝虚脱,待血少或血止后,可审因论治,亦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
2、崩漏的病机
脾虚:素体脾虚,或劳倦思虑、饮食不节损伤脾气 。脾虚血失统摄,甚则需而下陷, 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发为崩漏 。
肾虚:先天肾气不足,或少女肾气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久病 大病穷必及肾,或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肾气虚则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 。
血热: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七情内伤,肝郁化热,或内蕴湿热之邪,热伤 冲任,迫血妄行,发为崩漏 。
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灼热、寒凝、虚滞致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而 合阴阳,内生瘀血、或崩漏日久,离经之血为瘀 。瘀阻冲任、子宫,血不归经而妄行,遂成崩漏 。
3、崩漏的病证鉴别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月经延长月经先期是周期缩短,月经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是行经时间长 。这种周期、经期、经量的各自改变与崩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同时严重失调易混淆,但上述之病各自有一定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可作鉴别 。
月经先后无定期主要是周期或先后,即提前或退后7天以上2周以内,经期、经量基本正常 。
经间期出血崩漏与经间期出血都是非时而下,但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的中间,颇有规律,且出血时间为2-3天,不超过7天左右自然停止 。而崩漏是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出血不止 。
崩漏如何预防
注意身体保健 。
要增加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 。在生活上劳逸结线路,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产生不必要的压力 。这对功血崩漏的防治很有效 。
应用药物进行止血 。
药物止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子宫内膜脱落干净,可注射黄体酮;一种是使子宫内膜生长,可注射苯甲酸雌二醇 。再用些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芳酸和止血敏等,一般都可以达到治疗功血崩漏的目的 。
恢复卵巢功能,调节月经周期 。
一般连续服用已烯雌酚等药物,每天0.5-1克,连用20天,用药最后5天增加注射黄体酮每天20毫克 。一般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合理治疗,可以很快痊愈 。对于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排卵前期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望调节月经周期 。
【崩漏的症状】
崩漏并发症
贫血:
崩漏失血过多,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气短无力、心悸怔仲、失眠多梦、脉象细弱等一系列贫血征象 。
虚脱:
崩漏病起,如来势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虚脱,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浮大无根或沉伏不见的危重证候,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
邪毒感染:
表现为下腹疼痛拒按,腰痛,带下稠粘,色黄气秽或五色并见,伴有烦躁口渴,小便黄,大便于,舌苔黄腻,脉象细滑等 。

崩漏的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