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其实是一种遗传病


糖尿病其实是一种遗传病

文章插图
导读:如果家庭中有糖尿病史或是肥胖的儿童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尤其是遇到相关的儿童糖尿病症状更应该小心,最好是到医院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即刻治疗 。我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响应“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的口号 , 更是为了的健康而执行 。……
近日,家住哈尔滨小胖墩小威体重突然减轻了,感觉情势不妙,被送往医院埋检查,结果查出患有糖尿病 。孩子自小胃口就很好 , 而且食量非常大 , 特别爱吃肉,是一个标准的胖胖,可是一个月前,家长发现孩子突然瘦了下来,刚开始感觉是不是长个?。允萘艘裁惶谝?。不过后来孩子经常会喊口渴、尿频、尿急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瘦,令家人奇怪的是孩子吃的很多?。趺椿够峒绦菹氯ツ? ,感觉情况不太好 , 就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检查,结果查出了糖尿病 。虽然根据对孩子的症状及习惯进行修改 , 孩子的病情已经初步得到控制,血糖也已经回到了正常值,但是这一情况所引发的后果却不容忽视 。还有专家介绍,曾接诊过一个7岁的儿童糖尿病患者 , 由此可见 , 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是越来越小,而且越来越严重 。而家族中有糖尿病的儿童发生糖尿病的机率也甚高 。
综上所述:遗传诱使18岁以睛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快速上升成立 。
多年来人们对糖尿病的病因进行的研究和病史调查表明,父母亲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发病率比正常人为高 。单卵双胞胎中,一人在50岁以后出现糖尿?。?另一个在几年内也发生糖尿病的达90%以上,其中大多数为Ⅱ型糖尿病 。如双胞胎中一人在40岁以前出现糖尿病,另一人也发生糖尿病的接近50% 。其中,大多数为Ⅰ型糖尿?。庑┒妓得髁颂悄虿∮幸糯阆?。但是,并不是所有糖尿病病人都具有明显的遗传表现,父母亲均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的发病率并非100%,这说明除遗传因素外,还须有其他因素的存在 。糖尿病才能发病 。
1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分析
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 。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敲从胛薮思易迨返娜讼啾?nbsp;, 你更易患上此病 。
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分析
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 。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 。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 。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坏绻?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
妊娠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分析
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将来出现2型糖尿病的危险很大(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 。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关 。
全天下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优秀 。因此,“为了孩子使劲吃”成了许多准妈妈的信条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如今早已不是那个营养匮乏的年代了 。孕期摄入热量超标 , 会导致妊娠期糖代谢紊乱,进而可能演变成妊娠糖尿?。褂锌赡茉黾痈哐沟姆缦?。此外 , 孕妇体重增加过多过快,会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发育、巨大儿的发病率增加以及分娩时手术率的增加 。那么 , 孕期女性的体重应维持怎样的增长呢? 在孕早期 , 即怀孕的前三个月,孕妇不需要额外增加热量摄入 , 保持和孕前一样就可以,可以多吃含叶酸的食物,或者补充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 。到了妊娠中期和孕晚期,每天的热量摄入可以酌情增加200千卡,也就是一两米、两瓶牛奶或两个苹果的热量 。
此外,孕妇应该密切关注孕期的体重增长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院2009年发布的一份孕期体重指南,育龄妇女根据孕前体重指数不同,孕期体重合理增长也有不同范围 。对于单胎孕妇来说,体重不足(BMI<18.4)、正常(18.5<24.9)、超重(2530)者,体重增加范围分别为12.5—18公斤、11.5—16公斤、7—11.5公斤、5—9公斤 。其中 , 在孕早期,体重增长0.5—2公斤比较合适 , 孕中晚期,体重不足、正常、超重、肥胖每周的适宜体重增加值分别为0.51公斤、0.42公斤、0.28公斤、0.22公斤 。对于多胎(双胞胎、三胞胎)孕妇来说,体重正常者孕期体重可增加17—25公斤,体重不足者不少于此;超重者14—23公斤,肥胖者11—19公斤 。
孕妇不要抱有“为两个人吃饭”的想法 。如果孕期体重增长过快 , 导致糖代谢异常甚至发展成妊娠糖尿?。?应该尽快就医,由专业人士帮助修正食谱 。如果饮食管理无效,则须注射胰岛素 。
【糖尿病其实是一种遗传病】控糖 规划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被称为“治疗性生活方式调整”是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大原则之一,但实际上这也是适用于每一个健康个体的 。具体来说 , 对于一个尚未患糖尿病的人,规划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首先可请医生帮助制定一个符合自己的饮食食谱,关键在于一日三餐包括必须的热量和各种营养成分,切忌超量;同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份运动处方或计划,必须是切实可行能够每天实施的,运动时间在每天30分钟 , 每周不少于5次为宜 。最终目的是使体重趋于标准体重,即用身高(cm)-100即为标准体重的公斤数,例如一个身高175厘米的人的标准体重即为175-100=75公斤 。体重上下偏离太多都不是健康的表现 。
糖尿病的治疗强调个体化
对于已经患上糖尿病的人,应在上述饮食及生活方式基础上,执行专科医生为其量身打造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指标监测 , 包括血糖、血压和血脂等 , 同时一定要根据指标情况请医生定期调整治疗方案 。
旷主任指出 , 糖尿病治疗的方案强调个体化,切忌将他人的治疗方案照单全收,而且要对多重危险因素联合控制,才能最终达到延缓和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目的 。专家提醒 , 糖尿病的治疗除了血糖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也很重要 。同时已经证实糖尿病是一种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的疾病,因此为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小剂量阿斯匹林的使用是近年来全球糖尿病治疗领域所特别强调的 。
患者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目前整个糖尿病控制领域非常重视糖尿病教育,强调通过糖尿病教育使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来实现治疗现状的改善 。患者接受糖尿病教育的途径很多 , 如阅读科普书籍、专业杂志等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专门成立了糖尿病俱乐部,为患者和健康人群定期讲解如何科学合理的防治糖尿病 。
一位糖尿病患者患病多年且出现中等量的蛋白尿,通过参加了糖尿病俱乐部,学习了防治知识 , 且得到医生一对一的教育 , 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控制指标、定期复诊、接受合理化建议,半年后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蛋白尿显着减少 。因此,专家呼吁在糖尿病肆虐的今天,大家都应积极主动,掌握知识是对抗糖尿病最有力的武器 。

糖尿病其实是一种遗传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