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调理的按摩手法


脾胃调理的按摩手法

文章插图

脾胃调理的按摩手法
1、脾胃调理的揉腹按摩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 。《黄帝内经》就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 。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
按摩腹部方法一:
先用右手,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面积从小到大,手从轻到重、从慢到快,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旋转摩腹100圈 。
再改用左手反方向摩腹100圈,两手轮换交替摩腹15到20分钟,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好 。
注意:在按摩腹部前最好先喝一杯温开水 。
按摩腹部方法二:
把两手移到上腹部,还是保持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两手重叠摆放 。
接着,两手同时用力从上腹部推到下腹部,共推腹40次 。
注意:按摩直到腹部稍稍发热为好 。
2、脾胃调理的穴位按摩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 。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
【脾胃调理的按摩手法】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这样按摩可以起到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的作用 。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
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这样按摩可以起到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的作用 。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
3、脾胃调理的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通过刺激身体某些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尤其适合患有脾胃失和、消化不良、厌食积滞等病症的小孩 。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刺激其穴位,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的作用 。
另外,小腿肚内侧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按捏这一部位,对上述经络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 。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捏按此处可治疗胃部疾患 。当然这仅适用一般胃病,能缓解轻微的胃痛,对严重胃病者,则应去医院诊治 。
脾虚的症状
消化道:便秘、大便稀溏
从消化道上来讲,脾虚导致的病症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无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
脾虚一般会大便溏稀,不过也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结、便秘,因为脾虚会导致肠胃缺少动力 。
肌肉:肥胖、消瘦
脾主肌肉,所以脾虚的人会感觉全身乏力,出汗多,气短 。另外眼皮属于“肉轮”,脾虚会觉得眼皮沉重,似乎抬不起来,下肢容易水肿 。
身体太瘦,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难以吸收 。而肥胖是因为脾虚生湿,湿气难以运化,淤积在体内 。脾湿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

脾胃调理按摩的禁忌症
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症 。此外,妇女经期,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 。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都是禁忌按摩的 。

脾胃调理的按摩手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