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小儿肠梗阻当肠胃炎


别把小儿肠梗阻当肠胃炎

文章插图
导读:目前,正是急性肠胃炎的高发期 , 如果遇到小孩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做家长的要多留个心眼,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
目前 , 正是急性肠胃炎的高发期,如果遇到小孩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 做家长的要多留个心眼,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
急诊室内,一岁大的津津哭闹个不停 , 爸爸妈妈则焦急地向医生描述着孩子的情况:孩子吃坏肚子有几天了,小手总是捂着腹部,好像肚子痛,还有呕吐症状 。然而 , 医生触摸检查后 , 感觉不像是他们描述的“吃坏了肚子”,立即要求给孩子做B超检查 。结果B超显示:肠套叠引发肠梗阻 。医生告诉他们,需要先对津津进行空气灌肠整复,如果不行,还要考虑做手术 。
肠套叠一般发生在婴幼儿中,尤以6~12个月者最多,在夏秋季较多见 。其实,肠套叠只是引起肠梗阻的一个原因 , 在小儿外科、急诊中 , 由于肠套叠、小肠疝气、先天性肠道畸形、肠黏连等原因引起的肠梗阻,都是较常见的 。肠梗阻的主要症状是呕吐、腹痛、大便不通 , 由于其呕吐、腹痛的症状很像“吃坏了肚子”,一些家长也不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就直接给孩子吃点黄连素等治急性胃肠炎的药 。等拖到症状加重,孩子哭闹很厉害了,才送到医院治疗 。
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发生障碍 。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 , 一般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 。
机械性肠梗阻最多见,常由于肠腔狭窄、腹膜黏连、嵌顿疝、肠套叠、肠扭转等机械性原因造成梗阻,常见于先天性肠道畸形、小肠疝气、肠内蛔虫团等病症 。动力性肠梗阻,一般病人并无器质性肠腔狭窄,由于肠道本身的运行动力异常而造成的肠梗阻 。血运性肠梗阻则很少见 。梗阻的症状根据梗阻原因、部位、性质、程度等而异 , 但多有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四大常见症状 。
一般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为阵发性剧烈绞痛,婴幼儿由于其不能主诉腹痛,则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起病初期为反射性呕吐 , 以后为肠内容物逆流入胃呕吐;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 。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则呈全腹胀;梗阻发生后,肛门排便、排气会停止,出现便秘现象 。
专家认为,患儿如果有腹泻,一般不会是肠梗阻 , 但是若出现血便,就难说了 。梗阻早期,梗阻远端肠道里存留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还有 , 肠套叠、肠系膜血栓形成等,也可能排出血便 。
肠梗阻虽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疾病,但若不经及时治疗可出现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单纯性肠梗阻、无血液循环障碍的或不完全性的肠梗阻 , 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灌肠、补液、抗感染等非手术方法,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促进患者排便 。若上述治疗后症状未减,甚至加重 , 趋向完全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治疗,去除肠梗阻的病因,以恢复肠道的通畅 。
如何预防肠梗阻发生?专家认为 , 首先要保持饮食卫生 , 不洁饮食除了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以外 , 也会引起肠梗阻 。如急性胃肠炎严重时,反复腹泻也会造成“麻痹性肠梗阻” 。还有 , 在饱食后勿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
【别把小儿肠梗阻当肠胃炎】临床上发现 , 肠内蛔虫团引起的肠梗阻时有发生;孩子进食过多的花生、瓜子 , 空腹吃大量的柿子、杨梅等水果也会导致肠梗阻 。对于曾发生过肠梗阻或有腹部手术史的儿童,尤其要加强预防,如果平时肠胃功能不良,可适当采取中医药治疗,以调理肠胃 。

别把小儿肠梗阻当肠胃炎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