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77岁男性经PET扫描发现一个FDG摄取增高的局限性胸膜肿块


1例77岁男性经PET扫描发现一个FDG摄取增高的局限性胸膜肿块

文章插图
导读:1例77岁男性因心肌梗死住院,期间因常规胸片检查发现左胸肿块而需作进一步诊断 。本例患者经查有右冠状动脉和左侧回旋支冠状动脉阻塞,现已成功施行了冠状动脉支架术,无任何症状 。……
1例77岁男性因心肌梗死住院,期间因常规胸片检查发现左胸肿块而需作进一步诊断 。本例患者经查有右冠状动脉和左侧回旋支冠状动脉阻塞,现已成功施行了冠状动脉支架术 , 无任何症状 。
本例患者既往有明显的高血压、高脂血症、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外周血管性疾病等病史 。在此次入院前2y,予以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曾服用药物有阿替洛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pantopraole、辛伐他丁、坦素罗辛和氨氯地平 。本例患者有明显吸烟史 (1包 / d,> 50y),直至4y前才戒烟 。现已从船厂退休,曾从事船只修缮工作 。无明显石棉接触史,纯蛋白衍生物检查阴性 。其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心肺检查和其他基本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
影像学表现
胸部平片显示左侧胸部有一孤立性阴影 。胸部CT扫描可见一大小2cm×1cm的起源于胸膜或胸膜 外的软的均质性病灶,位于左前半胸与邻近肺实质形成的斜角处;未见胸壁侵蚀或肋骨破坏现象,亦 未见附近骨性结构破坏或侵蚀的现象 。胸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PET) 提示在相应部位有一氟脱氧葡萄糖 (FDG) 摄取的浓聚灶 (图1和2) 。
本例患者经左侧胸腔镜手术切除了这一壁层胸膜肿块 。手术时未在肺脏、胸膜或胸部表面发现其他病灶 。对肿块予以全切除并送病理学检查 。
病理学发现
在大体检查中,发现一个浅白棕色、均质的大小约1.7cm×1.2cm×0.6 cm的肿块;切片检查发现多个黄色小结节 (最大直径0.1cm×0.2 cm) 。
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上皮样增生的肿瘤细胞 , 呈片状弥漫,并可见局部浸润至相连的致密纤维基质,但没有浸润到标本的边缘 。细胞的免疫表型证实间皮瘤的诊断,因为CK5 / 6 和calretinin (带散在核染色的细胞质染色) 染色呈强阳性,而其他免疫学指标 (例如TTF1、WT1、BerEP4、B72.3、CD34、Bcl2和CEA多克隆) 均为阴性 (图3和4) 。
病人术后恢复顺利,经1y随诊无复发迹象 。
讨论
诊断:局限型恶性间皮瘤 。
间皮瘤是一种可累及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原发性浆膜肿瘤 [1] 。弥漫型恶性间皮瘤 (DMM) 是一种广泛生长于浆膜表面的侵袭型变异物,病人预后很差,大部分病例在诊断后24mo内死亡 。DMM 特征性表现为浆膜层表面广泛的肿瘤结节凸起,在后期可发展到包裹器官 [2,3] 。已有文献报道,有少部分称之局限型恶性间皮瘤 (LMM) 的病例在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等特征方面与DMM类似 , 但临床预后较好 (表1)[4~17] 。
早在1870年,Wagner提出了局限型恶性胸膜间皮瘤这一术语 [18] 。在1931年 , Klemperer等[19]描述了局限型与弥漫型这两种形式的区别 。直至 1950年[20]及其后1950-1978年[21] 仅有少量的病例报道 。1994年,Crotty等[12] 依据现代免疫组化特征描述了一组患者 (6例),并重新诊断为LMM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胸膜肿瘤分类认为LMM是不同的病种[22] 。
临床和影像学讨论
LMM是罕见的、孤立的、界限明显的结节肿瘤,一般附着于胸膜、腹膜或心包膜表面 。恶性 间皮瘤主要有3种分型 (表1) 。大多数LMM被偶然发现或者症状表现无特异性 。与DMM大多数发生 于男性的情况不同 , 本文所列 (表1) 的LMM在性别分布方面大致相仿 。虽然DMM与石棉接触史有关,但在本文所列的35例LMM病患中,只有5例有明确的石棉接触史 , 另外3例疑似有石棉接触史 。由于大部分病例的石棉接触情况不详,故在LMM的病因探究中,我们不能确定石棉接触史的作用,也不能明确任何其他常见的病因 (表1) 。
在报道的LMM病例中,肿瘤可小至1.8 cm  , 大至10 cm 。本例患者的CT扫描成像可见局限型胸膜下小结节,与恶性间皮瘤相比,更似一个孤立性纤维瘤 (SFT) 。病理检查是局限型间皮瘤诊断的唯一依据 。鉴定这种小结节的首选成像技术是CT扫描,在少数病例中进一步行MRI检查可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14,15,17] 。PET扫描在鉴别LMM和其他病种 (例如纤维瘤) 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对于本例患者,FDG摄取增高可能有助于鉴别LMM和其他病种;然而,必须强调的是,PET扫描在LMM诊断中的作用仍不肯定 。同样,只有少部分病人在影像学技术的引导下进行活检,这或许是因为肿瘤太?。惺笔怯捎谥琢鑫恢玫脑倒?。但应用先进影像学技术引导活检的作用仍不肯定 。
总体上LMM的预后要好于DMM 。然而 , 根据本文发现 , LMM的生存期既不与组织学亚型也不与肿瘤大小有关 (表1) 。LMM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许多病例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治愈 。与其他研究不同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Allen等[10] 研究有半数病人存活,其中许多病患在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随诊后仍然存活 。但参与该研究的人员对此不确定的是 , 这是否由于轻微的不同病例定义所致,抑或是由于其他因素如较好的成像方式、改良的染色过程、早期干预措施或先进的外科技术所致 。
本文报道的那些复发病例属肉瘤型,有转移趋势,这些强调了与DMM有所不同 。尽管化疗于 DMM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对其于LMM和那些复发病例的疗效则所知甚少 (表1) 。
病理学讨论
间皮瘤被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分别起源于间皮和间皮下 。起源于间皮下的局限型间皮瘤现称之为SFT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纤维间皮瘤这一术语经常使用,其含义就是现在所称的 SFT 。在既往一些文献报道中,当他们讨论LMM时可能已提示SFT 。现在认为SFT和恶性间皮瘤在临床意义、影像学和病理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肿瘤 。纤维间皮瘤这一术语已不再指SFT,因为SFT被认为是起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 。间皮瘤细胞源性是罕见的,可能是上皮样的、肉瘤样的 (纺缍体) 或两相亚型[4~17] 。
免疫组化对鉴别有类似间皮瘤表现的腺癌有帮助[1,23~29]。尽管不具特异性,但是一组免疫组化谱如calretinin、角蛋白、血栓调节蛋白和波形蛋白等检测为阳性而提示为腺癌的指标如CEA、SP-A和CD15等检测为阴性,这高度提示细胞起源于间皮[1,24,26] 。一些作者建议应在病理报告中加入 67Ki这一增殖指标,因为发现其有重要的预后价值 [30~33] 。
【1例77岁男性经PET扫描发现一个FDG摄取增高的局限性胸膜肿块】在电子显微镜下,间皮细胞的特征性表现 (如大量长、细长和光滑的微绒毛) 提示间皮瘤的诊断[1,3,29] 。以定义而论,LMM在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方面与DMM一致,主要为上皮型,较少为纯肉瘤型 。DMM在肉眼和 (或) 显微镜下表现为浆膜表面广泛播散的肿瘤,而LMM有较明显的分界 。应对那些报道的疑似DMM复发的LMM病例[34~37] 仔细地进行回顾分析,以确保初始诊断中没有DMM存在 。总之 , 我们建议,尽管LMM在显微镜下和免疫组化特征方面与DMM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隐匿的临床表现、明显的形态学边界以及手术切除治愈率高等特性,可能应该认为LMM为独立的病种

1例77岁男性经PET扫描发现一个FDG摄取增高的局限性胸膜肿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