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状细胞贫血肾病的诊断

【镰状细胞贫血肾病的诊断】

镰状细胞贫血肾病的诊断

文章插图
导读:镰状细胞贫血所致的肾损害称为镰状细胞贫血肾病(sicklecellnephropathy),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HbS),常引起溶血性贫血 。纯合子型又称镰状细胞贫血,杂合子型称镰状细胞特征 。常见于非洲及美洲的黑人,我国极少见 。……
(一)临床表现
1.镰状细胞贫血 婴儿出生4~6个月后贫血症状逐渐出现 。儿童有消瘦、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 , 易发生感染 。
(1)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溶血性贫血表现 。
(2)血管闭塞危象:为本病的突出表现,主要表现为疼痛及器官损害 。常出现躯干及四肢剧烈疼痛,若内脏及脑血管梗死则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诱因常为感染、脱水及酸中毒 。
2.镰状细胞特征多无临床症状,仅在严重缺氧情况下才出现微循环障碍 。主要在肾髓质的直小血管,红细胞发生镰变,肾髓质血流淤滞,甚至血管闭塞 , 严重者可发生肾乳头坏死 。
3.肾损害表现
(1)血尿:最常见,以镜下血尿为主,有时呈肉眼血尿 。
(2)蛋白尿:为持续性蛋白尿,可出现 。肾病范围的蛋白尿 。
(3)肾小管功能不全:早期出现浓缩功能减退,继之浓缩、稀释能力降低,出现等渗尿 。疾病早期为可逆性的 , 后期则发生永久性的多尿、夜尿增多等 。部分患者可发生不完全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易伴发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 。
(4)高尿酸血症: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 , 血尿酸增高 。
(5)肾功能衰竭:因肾血管梗死及急性溶血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缓慢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血片中可见靶形和镰状红细胞 。可有粒细胞增多及核左移现象 。
2.红细胞镰变试验 向红细胞悬液中加入还原剂(偏重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以除去氧,可加速镰变的发生 , 正常血红蛋白于试验40分钟后才出现沉淀,而异常血红蛋白常在20分钟内出现沉淀,称为阳性 。
3.血红蛋白电泳出现异常血红蛋白(HbS) 。
(三)诊断标准
1.患者父母均有镰状细胞特征或镰状细胞贫血 。
2.有溶血性贫血的证据 。
3.血红蛋白电泳出现大量HbS 。
4.红细胞镰变试验阳性 。
5.当出现蛋白尿及肾功能改变时,可诊断为镰状细胞贫血肾病 。
(四)鉴别诊断
镰状细胞贫血肾病需与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病所致的肾损害棺鉴别 。主要采取血红蛋白电泳方法 。

镰状细胞贫血肾病的诊断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