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症状


孤独症儿童的症状

文章插图

孤独症儿童的症状
1、孤独症儿童有什么症状
1.1、病态依恋某些特殊物品
孤独症患儿通常会对某些物品发生特殊的兴趣,如积木、收音机、球等,以至于达到依恋的程度 。他们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满足,如将这些物品拿走,则会引起哭闹、惊慌 。患儿很少参加其他儿童的游戏,一个人玩耍反而高兴,常常自得其乐 。
1.2、刻板重复动作
患儿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和生活活动模式,抵抗改变,缺乏变化和想象力,如反复给玩具排队;坐的位置不能改变;东西放的地方不能改变;生活内容的顺序必须保持原样等 。顽固地保持原样不变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之一 。
1.3、人际交往障碍
患儿常常感到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情感的联系,如新生儿被抱起时不与母亲贴身;7-8个月时被亲人或其他人抱起时反应无差异;患儿对父母的归来和离去无动于衷,没有依恋之情;对亲人和对生人一样,与生人在一起时,他们也不感到畏惧 。
1.4、语言发育障碍
为本症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儿童患病后一般语言逐渐减少,严重时完全缺乏 。
1.5、感知觉障碍
患儿对听觉、视觉刺激反应迟钝,好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对周围环境中出现的人或其他人物似乎没有看到,对他们的讲话也不予理睬 。
2、儿童孤独症是什么
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它不是由一般的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来自多数原因的障碍症候群 。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着,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4比1 。

3、儿童孤独症的发病原因
3.1、围产期因素
围产期各种并发症,如产伤、宫内窒息等较正常对照组多发现自闭症 。
3.2、家庭因素
父母是专业技术人员,受过高等教育,比较聪明,但做事刻板,并有强逼倾向,对孩子冷淡和顽固,家庭缺乏温暖等 。
3.3、遗传因素
该因素对自闭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部分患儿与遗传因素有关,患本病的儿童同胞中有2%到6%患本病,单卵双生子同病率高达36% 。
3.4、环境因素
早年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 。或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用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对外界环境就不发生爱好 。
3.5、脑器质性损害
15%到50%的自闭症患儿伴癫痫发作、脑电图异常、脑CT、磁共振有非特异性改变 。有的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躯体畸形等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可能与自闭症发病有关 。
儿童孤独症有什么危害
1、危险行为
自闭症患儿往往没有恐惧感,不能预料他们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突然穿越马路;打开煤气开关只是为了听到“叭、叭、叭”的响声;摆弄自己感兴趣的电源、开关;把身体探出窗口外面;在高处攀爬行走;精神残疾,自闭症是造成精神残疾的最直接原因之一,社会适应能力受损、自我管理能力下 。
2、破坏性行为
自闭症儿童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他们无法进行建设性游戏 。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的道理,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伴随这种破坏行为的结果往往是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该打碎或撕掉的东西 。社会退缩,自闭症状严重的孩子整日里安安稳稳、畏缩不前,“热衷”于把自己与外界世界隔离开来 。
3、语言障碍
语言发展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唯一标志 。自闭症患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逻辑、内容、形式上可以称为互不相容的两个系统,有人称自闭症的内在世界精彩纷呈,但与正常人的内心世界互不相通 。
儿童孤独症如何预防
父母要增加与幼儿的接触时间,增强与幼儿的感情交流,平时要经常逗着幼儿玩耍,不断触摸幼儿的脑袋和四肢,亲吻幼儿的脸蛋和小手,并注意经常给幼儿赐以微笑和欢乐,使幼儿产生并获得安稳、愉悦和满足感,有利于预防孤独症 。

多鼓励孩子的集体合作精神:鼓励孩子给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美食和玩具,经常带着孩子去其他小朋友家做客 。鼓励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相互帮助 。集体合作可以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性 。
注重情商培育 。情商即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 。孩子仅仅学习成绩优良是不够的,还须懂得接受别人并让人接受自己,这也是爱的基本涵义 。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时,要教导孩子形成好的性情和情感 。

【孤独症儿童的症状】别把孩子过分封闭于一味学习的小圈内 。城市居住的现代化使许多人搬进了高楼,而一户一门的高楼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的环境,因此,应允许或鼓励孩子从高楼走下来到庭院中,与邻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谊 。

孤独症儿童的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