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身体的好处


艾灸对身体的好处

文章插图

艾灸对身体的好处
1、艾灸对身体的好处
艾灸具有安神助眠、帮助缓解压力、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温经通络、有助于缓解宫寒、经痛等虚寒疼痛、保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也正是这些功效让很多习惯于中医保健的很多人选择 。
艾灸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比较好 。

艾条的可燃性非常好,点燃后找准艾灸穴位,利用艾条火力的较好的穿透性,从而调动经络,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达到保健治病的目底 。而且艾灸的操作也比较简单,适合在家中使用 。
2、艾灸有哪些方法
2.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 。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
2.2、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
3、艾灸哪些穴位好
30岁前灸“肺俞”: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饮,所以很容易感冒 。固护肺气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 。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其位于人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
具体灸法有如下几种:施灸频率不拘时灸,即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时,或进食冷饮后施;随年壮灸,即在农历生日当天灸,小儿可灸5分钟左右,青年灸15分钟左右 。此外,转季灸,即每月灸两次,分别在转节气的前1~2天施灸 。
30至50岁灸“足三里”:步入中年,生活稳定,应酬繁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伤脾胃 。因脾胃损伤,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水湿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现了 。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 。艾灸方法同肺俞穴,频率可不拘时灸 。
50岁后灸“关元”:步入老年,肾气渐疲,元气渐亏,会出现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劳、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等症状 。《医经理解》记载:“关元,在脐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 。”该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 。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频率为1日1次,亦可不拘时灸 。
艾灸要注意什么
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烫嘴的温开水;加2~3个红枣更好 。一些气虚的女性艾灸时或者之后会头晕,这样就不会了 。艾灸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喝烫嘴的温开水;最忌讳喝冷水吃水果 。
2、艾灸结束2个小时以后才能洗澡 。用湿热的毛巾擦拭艾灸过的部位都不行!很多人说,可以用热水洗澡,那是错误的 。热水也是水湿,如果要洗菜做饭,一定要戴上橡胶手套,用热水洗 。
3、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我们同时可以减少艾灸的时间,也可以泡泡脚后艾灸涌泉穴、太冲穴 。
4、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 。进食的时候气血会集中在胃部,影响艾灸的治疗效果;再就是对胃气也是一个挑战 。
5、如果你的月经量不大,特别是有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完全可以艾灸,只是你比平时的艾灸时间短一点 。
艾灸有哪些禁忌
1、过饱、过饥、大渴、大惊、大恐、大怒之时 。
2、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的病人不宜灸 。
【艾灸对身体的好处】3、妇女妊娠期,腰骶部和小腹部不宜施灸;颜面部、心前区、大血管和关节活动处不可用瘢痕灸 。
4、禁灸和慎灸的穴位:哑门、风府、天柱、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迎香、人迎、渊液、乳中等 。

艾灸对身体的好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