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的药用价值_鹿角的副作用


鹿角的药用价值_鹿角的副作用

文章插图

鹿角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鹿角,中药名 。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 。分布于新疆、青海、东北三省等地 。具有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之功效 。常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阴疽疮疡,乳痈初起,瘀血肿痛等病症的治疗 。药用部位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已骨化的老角 。动物形态详“鹿茸”条 。一般于冬季或早春连脑骨一起砍下称砍角,或自基部锯下,洗净,风干;或在春末拾取自然脱落者,称退角 。
2、用法用量
2.1、性味:味咸;性温 。
2.2、药用部位: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已骨化的老角 。动物形态详“鹿茸”条 。
2.3、功能主治:行血,消肿,益肾 。治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 。
【鹿角的药用价值_鹿角的副作用】2.4、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10g;研末,每次1-3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熟用偏于补肾益精,生用偏于散血消肿 。

鹿角的副作用
1、阴虚阳亢者忌服 。
2、《本草经集注》:杜仲为之使 。
3、《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阳盛阴虚者忌之,胃火齿痛亦不宜服 。
4、《得配本草》:命门火炽,疮毒宜凉者,并禁用 。

鹿角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治奶发,诸痈疽发背:烧鹿角,捣末,以苦酒和涂之 。(《补缺时后方》) 。
2、治下注脚疮:鹿角,烧存性,入轻粉同研,油调涂之 。(《医林集要》) 。
3、治妊娠忽下血,腰痛不可忍:鹿角(锉)一两,当归(锉)一两 。上二味作一服,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洪氏集验方》) 。
4、治产后下血不尽,烦闷腹痛:鹿角,烧成炭,捣筛,煮豉汁,服方寸匕,日三夜再,稍加至二匕 。不能用豉清,煮水作汤用之 。(《千金方》) 。
5、治胞衣不下:鹿角屑三分 。为末,姜汤调下 。(《产乳集验方》) 。
6、治腰痛:鹿角屑,熬令黄赤,研,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 。(《产乳集验方》) 。
7、治筋骨疼痛:鹿角,烧存性,为末,酒服 。一钱,日二 。(《纲目》) 。
8、治骨虚极,面肿垢黑,脊痛不能久立,气衰发落齿槁,腰脊痛,甚则喜唾:鹿角二两,川牛膝(去芦,酒浸,焙)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 ,空心盐汤送下 。(《济生方》鹿角丸〕 。
9、治妇人白浊,滑数虚冷者:鹿角屑,炒黄,为末,酒服:钱 。(《妇人良方》) 。
10、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鹿角,炙令焦,末,以酒服五分匕,日二,渐加至方寸匕 。(《千金方》) 。
11、治溺血久不止,脉细数者:鹿角八两(烧灰),秋石一两(煅灰) 。共为末,蜜丸,乌梅汤下三钱,(《医略六书》鹿角秋石丸) 。

鹿角的药用价值_鹿角的副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