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穴位刺激并功能训练等治疗面神经损伤


低频电穴位刺激并功能训练等治疗面神经损伤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介绍低频电穴位刺激并功能训练等治疗面神经损伤 。……
1.方法
92例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组和针刺组各46例,2组患者口服神经营养药及面肌功能训练,低频组并给予超短波及低频脉冲电疗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 。①药物: 维生素B1,10 mg,地巴唑,10 mg,每日3次 。②功能训练[1]:蹙额、鼻,闭眼、提口角、鼓腮、吹口哨及患侧嚼口香糖等 。③超短波:波长 7.37m,电流强度0-200 mA,直径8 cm×2 cm电极并置于患侧乳突和耳前,微热量,15 min 。④低频脉冲电疗:脉冲波宽0.2-0.8 ms,方波,频率1 Hz,电流强度0-150 mA,5 cm×2 cm电极置于所选穴位(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听宫-翳风、双合谷),20 min 。⑤针刺: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加牵正,翳风、颧髎、迎香及合谷穴,平补平泻,留针20 min,治疗均每天1次 。
2.评定标准
【低频电穴位刺激并功能训练等治疗面神经损伤】1级,面肌运动正常;2级,轻度功能异常,静态时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动态时轻微不对称;3级,中度功能异常,动态时面部不对称;4级,中重度功能异常;面部动态时 (用最大力后)不对称;5级,重度功能异常,静态时面部不对称、肌张力正常,动态时面肌轻微运动;6级,面肌完全麻痹 。1级为痊愈;未达到1级,但有所提高为有效;无变化为无效 。并发症为面肌抽搐、痉挛、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等 。
3结果
治疗40 d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面神经功能均有提高;疗效评定,低频组痊愈40例、有效4例、无效2例,针刺组分别为23、14及9例,低频组痊愈明显高于针刺组(87. 0%、50%,P<0.05);低频组中面神经功能4、5级患者痊愈率亦高于针刺组(80%、52%,P<0.05) 。面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及完全恢复时间,低频组>3级患者均早于针刺组,见表1,2 。并发症发生率,均为面神经功能3级以上患者,低频组3 例,针刺组8例(6%、17.4%,P<0.05) 。
4讨论
本文患者面神经及其支配肌损伤较重(功能分级2-5级) 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功能恢复较慢,与任重等报道一致 。急性期超短波治疗可改善局部循环、消肿、缓解神经受压;低频电疗对面肌不能主动收缩患者,可刺激瘫痪面肌收缩、促进局部循环和营养代谢,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传导功能;面肌功能训练可防止面肌萎缩 。本文低频组经上述治疗,痊愈率明显提高、疗程缩短,并显著优于针刺组 。

低频电穴位刺激并功能训练等治疗面神经损伤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