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肢血压比上肢高


为什么下肢血压比上肢高

文章插图

为什么下肢血压比上肢高
1、为什么下肢血压比上肢高
是远端脉搏波较高的原因 。加上测压时下肢肌由的作用和眩动脉较胭动脉距主动脉更近等因素,在平卧时侧得的胭动脉血压比脸动脉高20~40mmHg 。从测量血压的气带来看:气带的宽度是有一定规格的 。文献规定:要求气带的宽度比被测肢体直径宽20%,如被测肢体直径为10cm,则气带的宽度应为12cm 。气带不能过宽或过窄关于在人体上、下肢测量血压的数值,有人用直接侧且法进行过测量,其结果差别不大 。
2、如何进行下肢血压测量
袖带平整缚于大腿下部,气囊纵轴中线压于腘动脉上,下缘距腘4cm处,松紧以伸进1指为易;听诊器胸件置于腘窝中点腘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左手固定,勿塞于袖带下 。右手挤压气囊,轻轻加压,使水银柱逐渐上升,当达23-25kPa(200mmHg)时放气,放气速度以每秒0.5kPa,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中途不能再次打气,以一次为准 。
3、上下肢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高测量血压,当周围动脉由于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而变得很僵硬时,袖带必须有更高的压力来压缩它 。正确判断舒张压,妊娠妇女、动静脉瘘患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以及脉压差大伴靶器官损害的老年病人 。注意护士测量的卧位血压,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问卧位时SBP、DBP均高于坐位,且以SBP增高为显着,并且左上肢血压高于右上肢 。
量下肢血压可查动脉疾病
1、据美国心脏协会(aha)第五次预防学术会议指出,50岁以上或冠心病中、高危人群应将测量四肢血压作为常规检查,而对于健康人也应在测量上肢血压的同时定期增加测量下肢血压,如发现上下肢血压差消失、变小或为负值的现象,应考虑周围血管疾病引起大动脉炎症、纤维化、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闭塞 。及时掌握四肢血压的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部位,了解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 。
2、近年来,一个与下肢血压密切相关的检查指标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重视,abi即踝部动脉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 。国内外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已证实,abi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评估其预后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在心血管领域,同样发现abi反映了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其异常也预示着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风险将会有明显升高 。
血压有时要上下肢一起测
【为什么下肢血压比上肢高】1、对于首诊为高血压,以及有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需要测量双侧上肢血压,有些还需要在测量上肢血压后,再量一量下肢血压 。国际通行的测量血压的标准是,正常人的血压测量部位一般选在右上臂 。而对于初诊病人,应分别测量左、右两侧上肢血压,以做对照,如果双侧血压相差不大(小于10mmhg),以后只测量右上臂血压就可以了 。如果患者双上肢血压相差在10mmhg以上,则要引起注意,可能存在一些血管疾病,比如血压偏低的一侧可能存在动脉狭窄或大动脉炎 。
2、测量下肢血压也很重要 。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的血压一般比上肢高出20~40mmhg 。但当下肢血压低于或者等于上肢血压的时候,往往提示主动脉或股动脉有动脉硬化、动脉狭窄等病变 。如果测量结果显示上肢血压明显偏高,而下肢血压偏低,甚至无血压,可能存在外周动脉疾病或动脉狭窄等病变 。患者需要到医院做超声波扫描及其它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 。

为什么下肢血压比上肢高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