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红热是什么病

【儿童心红热是什么病】

儿童心红热是什么病

文章插图

儿童心红热是什么病
1、儿童心红热是什么病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少数病人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并发症 。简史简史古代中医将猩红热描述为阳毒、斑、疾疹、痧症等 。猩红热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夏秋季节较少 。多见于小儿,尤以3-7岁儿童居多,少数患儿于病后2-3周可发生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当儿童上了幼儿园或者小学,在群居生活中尤其注意猩红热具有传染性,因为细菌容易在这些环境里进行传播 。

2、儿童猩红热有什么症状
猩红热起病早期,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误与感冒混淆区别在于:猩红热起病的第2~3天,患者会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从颈部扩散至躯干和四肢,等3~5天红疹褪去之后皮肤会有脱屑出疹期:皮疹
猩红热大多患病的宝宝发病12小时后,皮肤上出现皮疹,偶尔也有少数宝宝在2天后才出现 。皮疹最早出现的部位是颈部及上胸部,一天就可遍布全身
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像“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这种现象叫“掌印” 。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故被称为“口周苍白圈” 。
猩红热出疹后3~4天,患病宝宝的舌苔剥脱,舌乳头红肿,很像鲜红的杨梅,故称它为“杨梅舌” 。
皮疹一般在2~4天退尽,病情严重的宝宝则一周左右才能退尽 。猩红热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 。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 。脱皮持续2~4周,不留色素沉着 。
3、儿童猩红热有什么并发症
3.1、化脓性并发症
可由本病病原菌或其他细菌直接侵袭附近组织器官所引起,常见的如中耳炎,乳突炎,鼻旁窦炎,颈部软组织炎,蜂窝织炎,肺炎等,由于早期应用抗菌疗法,此类并发症已少见 。
3.2、中毒性并发症
由细菌各种生物因子引起,多见于第1周,如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等,病变多为一过性,且预后良好 。
3.3、风湿病
如风湿性关节炎,大小关节均可累及,为游走性,可有红肿,关节腔可积浆液性渗出液;一部分人可发生风湿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急性期后可出现瓣膜损害,发病与免疫反应有关,但与M蛋白抗体无关 。
3.4、急性肾小球肾炎
其发生与A群链球菌的型别有关1,4,12,18和25型,特别是12型感染后易发生肾炎,而被称为“致肾炎型”,疾病多持续1月左右,大部分可完全恢复,少数可迁延成慢性肾炎 。
儿童猩红热如何治疗
目前此病没有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 。隔离患儿,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 。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 。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 。
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 。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 。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 。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
流行期间 ,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 。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
儿童猩红热如何预防
为了避免疾病人传人,若集体中有猩红热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 。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 。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 。疾病彻底痊愈后,才可到公共场所等人多密集处,以免造成疾病大范围传播 。
若孩子曾与猩红热患者接触,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身体,必要时可服药预防,如服用复方新诺明片、注射青霉素等 。尤其是曾经患过肾炎或风湿热的孩子更需要注意预防本病 。
妈妈还需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到空气清新的室外散步跑动,不要让孩子长期呆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 。此外,合理安排饮食,为孩子提供充足且均衡的营养,对于预防疾病也很有好处 。

儿童心红热是什么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