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少按什么穴位


月经少按什么穴位

文章插图

月经少按什么穴位
1、月经少按什么穴位
1.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这个穴位可以生发胃气、燥化脾湿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免疫力、调理脾胃、同时还可以补血益气,对于改善月经量少的情况有很好的作用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三四十次可以有效的改善月经量少等月经不调的情况 。
1.2、血海穴
月经量少多数都是由于血虚导致的,而导致血虚的因素一般都是脾虚,而血海穴正是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所以要改善月经量少的情况就要按摩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上,屈膝,找到髌骨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肌内侧头隆起处 。平时没事的时候就按摩一下这个穴位,两条腿都要做,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是可以有效改善月经量少的情况的 。
2、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
2.1、子宫发育不良 。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剥落及出血,若子宫发育不良,如子宫很小或畸形,每个生理周期只有很少量的子宫内膜脱落,导致月经量少 。此外,宫内膜结核引起内膜病变或刮宫术等导致子宫内膜受损,也会出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的情况 。
2.2、激素分泌异常 。雌激素能够刺激女性子宫内膜的增生,如果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子宫内膜的增生达不到所需厚度,导致月经量少 。过度节食、作息无度、情绪不良、生殖系统疾病等都会影响女性内分泌环境,导致激素分泌异常而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 。
3、月经量少的症状
3.1、血虚型:经血颜色较淡,无血块,月经来潮时女性伴有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发黄、下腹出现空坠感等症状,舌质的颜色比正常人浅淡,脉象细小 。
3.2、肾虚型:经血颜色淡红,甚至黯红,质稀,月经来潮时伴有腰酸膝软、足跟痛、头晕耳鸣、夜尿频多等症状,舌质的颜色比正常人黯淡,脉象沉弱或沉迟 。
月经量少吃什么好

1、血瘀型
月经易延后,经量过少或有血块,经血颜色紫或暗黑,月经来潮时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疼痛稍微减轻,严重者甚至不孕,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治疗时宜活血化瘀 。月经量少吃什么益母草蛋--益母草15克、鸡蛋1个,加水同煮 。熟鸡蛋去壳,吃蛋饮汤 。治月经延后或痛经 。
2、痰湿型
体态多较肥胖,胸口闷胀,月经较易延后或经量少,常伴有白带较多的情形 。宜多食白萝卜、海带、荸荠、冬瓜、海参、海哲皮等祛痰消脂的食物,少吃肥肉油炸等助长痰湿的食物 。肥胖者宜少吃多动,减轻体重 。月经量少吃什么山楂荷叶饮--山楂、陈皮、荷叶各10克,加水煎汤,取汁代茶饮 。
3、血虚型
此种体质的女性多患有贫血,经色较淡,质地较稀,脸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倦、头晕、心悸,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弱 。平时应多吃瘦肉、红凤菜或菠菜、蕃薯叶等绿色蔬菜或苹果、樱桃、葡萄等富含铁质的食物 。治疗宜补气、养血 。
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1、来经前一个星期生冷不要吃(这是一定要注意的)对于月经正常的人来说,来经前或来经时吃生冷没什么,但对于月经不调的人是一定要注意的 。
2、月经来的时候每天吃一杯红糖泡的开水 。
3、月经来最好不要让自己太劳累了 。
4、人的心情和压力都会影响月经的正常,所以尽量不要让自己过的太压抑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憋闷很容易造成肝郁气滞,从而使经量减少 。此外,过度的精神刺激、紧张和心理创伤也会造成月经过少 。因此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有些时候,心理上的压力会导致月经异常 。精神上受挫折、压力大等负面情绪,均会造成月经异常,所以女性朋友必需调整好自己的心 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 。
【月经少按什么穴位】5、来经的时候最好不要下冷水,一般来说月经来是可以下冷水的,但对于月经不正常的人来说,最好还是不要下冷水 。

月经少按什么穴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