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的药用价值_芦根的副作用


芦根的药用价值_芦根的副作用

文章插图

芦根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中药名,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 。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 。叶2列式排列,具叶鞘;叶鞘抱茎无毛或具细毛;叶灰绿色或蓝绿色,较宽,线状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厘米,粗糙,先端渐尖;叶舌长1~2毫米,成一轮毛状 。圆锥花序大形,顶生,直立,有时稍弯曲,长15~25厘米,有时或更长;小穗长9~12毫米,暗紫色或褐紫色,稀淡黄色;颖披针形,内颖比外颖长约1倍;第1花通常为雄性,其外稃长8~15毫米,内稃长3~4毫米,脊上粗糙;第2外稃长9~16毫米,先端长渐尖,基盘具长6~12毫米之柔毛两性花具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 。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内外稃分离 。花期9~10月 。
2、用法用量
2.1、药用部位: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 。
2.2、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痈 。并解河豚鱼毒 。
2.3、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4两);或捣汁 。

芦根的副作用
1、脾胃虚寒者忌服 。
2、《本草经疏》:因寒霍乱阼胀,因寒呕吐勿服 。

芦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温病条辨》五汁饮) 。
2、治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芦根五两 。锉,以水三大盏,煮取二盏,去滓,不计时,温服 。(《金匮玉函方》) 。
3、治呕哕不止厥逆者:芦根三斤 。切,水煮浓汁,频饮 。(《肘后方》) 。
4、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及干呕不下食:生芦根(切)、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生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随便饮 。(《千金方》芦根饮子) 。
5、治骨蒸肺痿,烦躁不能食:芦根(切讫秤)、麦门冬(去心)、地骨白皮各十两,生姜十两(合皮切),橘皮、苓各五两 。上六味,切,以水二斗,煮取八升,绞去滓,分温五服,服别相去八、九里,昼三服,夜二服,覆取汗 。忌酢物 。(《玄感传尸方》) 。
6、霍乱烦闷:芦根三钱,麦门冬一钱 。水煎服 。(《千金方》) 。
【芦根的药用价值_芦根的副作用】7、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及食鲈鱼中毒欲死者:芦根汁,多饮良,并治蟹毒 。(《千金方》) 。

芦根的药用价值_芦根的副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