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泡水的作用


黄芪泡水的作用

文章插图

黄芪泡水的作用
1、黄芪泡水的作用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黄芪泡水喝能治疗由于气虚而导致的汗多问题,脾虚会导致乏力,肺虚会导致咳嗽气短,这些问题泡黄芪喝就能解决 。在流感高发期,或者秋冬季节,黄芪泡水能预防感冒 。
保护心血管系统
黄芪本身具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因此黄芪泡水喝适用于心脏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等人群 。
护肝
黄芪泡水喝能保护肝脏,有肝炎、胃溃疡、胃炎或者肝损伤的人平时可以泡点黄芪喝很有好处 。
调节血糖
黄芪泡水喝还能降低血糖,而对苯乙双胍及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有升高作用 。
2、黄芪的中药疗效
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 。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 。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
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
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
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
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
3、黄芪的食疗功效
【黄芪泡水的作用】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 。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
黄芪泡水喝的害处
1、黄芪是固表的,能增强抵抗力,但是感冒的时候不能喝 。瘦弱的人不建议喝黄芪茶 。
2、黄芪可不是所有季节都可以使用的,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 。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 。
温馨提示: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 。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
3、黄芪对治疗一些肾脏疾病都会出现一些毒性的副作用的,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 。
4、黄芪是补气药,黄芪的功效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黄芪性温,枸杞平,所以夏季喝是会上火的 。
黄芪怎么吃
当归黄芪乌鸡汤
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
做法:当归黄芪乌鸡汤[1]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 。调味服食 。
吃法:喝汤、吃肉,每天早晚各一小碗 。秋冬季节可每日喝一至两次,春夏可每周两三次 。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 。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注重养生保健的朋友,对当归黄芪乌鸡汤肯定不会陌生 。当归的补血,黄芪的补气,再加上乌鸡的滋阴补肾之效,组合之后可谓绝佳!长期服用,可使女人气血调和,皮肤滑润白皙,富有光泽 。
黄芪蒸鸡
食材:黄芪30克,公鸡1只、料酒、食盐、生姜各适量 。
做法:黄芪洗净;公鸡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姜切片;将鸡涂抹食盐、料酒,把黄芪放在鸡腹中,装入大碗中,上锅大火蒸30分钟即可 。每日1次,每次食肉约100克,常服 。
黄芪山地粥
黄芪30g,山药100g,生地黄15g 。黄芪、生地黄煎水取汁,山药研为粉末;将前汁煮沸,频频撒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食 。
功效:本方黄芪、山药补气益脾,生地黄养阴清热;三者均能降血糖 。用于糖尿病,气虚阴亏,口渴口干,尿频 。

黄芪泡水的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