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如何预防


糖尿病酮症如何预防

文章插图

糖尿病酮症如何预防
1、糖尿病酮症如何预防
1.1、注意饮食
饮食调节对于糖尿病人最为重要 。工作繁忙,应酬多的糖尿病人最容易出问题,因此,糖尿病人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尽量减少应酬性宴会 。
1.2、按时服药
降糖药一定要带在身边,并准时按量应用 。对于应用胰岛素的病人,不能因其他疾病出现时随意减少或中止胰岛素的治疗,应尽快找医生处理,调整胰岛素用量 。最好能购置一台血糖测量仪,经常自测血糖可使降糖药应用得更准确、合理 。
1.3、注意休息
过度劳累或长期精神紧张,可引起血糖增高,因此,必须保障足够的睡眠,中午要有午休 。
1.4、适当运动
运动可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糖尿病人再忙也要坚持每天锻炼2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散步、慢跑、打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项目为宜 。
1.5、重视感染
即便是感冒、小疖肿、小外伤(特别是足部)也不放过,一定要认真治疗直到痊愈 。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感染比一般人不宜治愈,还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
2、糖尿病酮症有什么危害
血糖升高及血酮体增多,都有利尿作用,体内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随尿排出时带走不少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极易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使神经功能失调;
重者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酮症酸中毒还可导致原有的感染和败血症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在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或高血钾的基础上,常可导致心律不齐,甚至心脏停搏 。
当血糖、血钠下降过快时,又可导致脑水肿、昏迷加深,病死率较高 。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很常见 。
治疗中如果补液过多过快,又可导致心力衰竭;
3、糖尿病酮症的发病原因
3.1、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常见,且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急性感染又可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合并症,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更增加诊治的复杂性 。
3.2、治疗不当
如中断药物(尤其是胰岛素)治疗、药量不足及抗药性产生等 。尤其是1型糖尿病病人停用或减少胰岛素治疗剂量,常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3.3、饮食失控和(或)胃肠道疾病
如饮食过量、过甜(含糖过多)或不足,酗酒,或呕吐、腹泻等,均可加重代谢紊乱而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3.4、其他应激
诸如严重外伤、麻醉、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以及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等情况 。由于应激造成的升糖激素水平的升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增加,加之饮食失调,均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
糖尿病酮症有什么症状
1、糖尿病症状加重
多饮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的症状加重 。
2、胃肠道症状
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有的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腹痛症状,有时甚至被误为急腹症 。造成腹痛的原因尚不明了,有人认为可能与脱水及低血钾所致胃肠道扩张和麻痹性肠梗阻有关 。
3、呼吸改变
酸中毒所致,当血pH<7.2时呼吸深快,以利排酸;当pH<7.0时则发生呼吸中枢受抑制 。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气味的酮臭味 。
4、脱水与休克症状
中、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脱水症状,脱水达5%者可有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 。脱水超过体重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
5、神志改变
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有头痛、头晕、委靡,继而烦躁、嗜睡、昏迷,造成昏迷的原因包括乙酰乙酸过多,脑缺氧,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衰竭 。
【糖尿病酮症如何预防】
糖尿病酮症如何治疗
治疗应根据病情轻重而定 。如早期症状轻,脱水不严重、酸中毒属轻度且神志清醒的患者,仅需给予足量正规胰岛素,皮下或肌内往射10~20 U,每4~6小时一次,并鼓励多饮水 。必要时可予以静脉补液,同时严密观察病情,随访尿糖、尿酮、血糖与血酮及CO2结合力等,根据结果调整胰岛素及补液量,并治疗诱因,一般均能得到控制,恢复到酮症前状况 。
治疗原则为积极补充液体,应用胰岛素,见尿补钾,及时处理诱发因素,补充热量,必要时适当补充碱性药物,对症处理 。

糖尿病酮症如何预防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