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性酸中毒怎么治疗


乳酸性酸中毒怎么治疗

文章插图

乳酸性酸中毒怎么治疗
1、乳酸性酸中毒怎么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心、肺功能障碍、血管阻塞、休克、贫血、窒息、CO中毒等 。对于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和胰岛素,以减少糖类的无氧酵解,利于血乳酸的消除 。
纠正酸中毒和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 。
补碱:5%碳酸氢钠100-200ml,当PH>7.25时停止输碱,以免发生碱中毒 。补碱不宜过多、过快,否则CO2不易排除而导致加重缺氧及颅内酸中毒 。
补液:迅速纠正脱水,治疗休克补液扩容可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休克,利尿排酸,补充生理盐水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与组织灌注 。补液量要根据病人的脱水情况,心肺功能等情况来定 。
吸氧、补钾、血液透析: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或用人工呼吸机供氧 。根据酸中毒情况、血糖、血钾高低,酌情补钾 。如果患者对钠水潴留不能耐受,尤其是因降糖灵引起的乳酸酸中毒,可用不含乳酸根的透析液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 。
2、什么是乳酸酸中毒
乳酸中毒症又称乳酸性酸中毒(Iactic acidosis,LA),是由于体内乳酸生成过多或清除过慢而导致堆积所引起的代谢性疾患 。通常血乳酸浓度大于5mmol/L时发生,其中在糖尿病的基础上所发生的乳酸酸中毒被称为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其特点为发病率、诊断率低,病死率极高 。其诱因:多为不适当的使用双胍类降糖药物,尤其是苯乙双胍(降糖灵);糖尿病病情控制差;合并重要脏器的急性疾病;或酗酒、一氧化碳中毒、水杨酸盐类、儿茶酚胺、乳糖过量等情况 。其临床特征是血浆CO2结合力降低,pH值下降,血浆乳酸浓度>5.0 mmol/L;起病急、病死率高,病死率可高达78%~80%;主要见于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 。
3、乳酸性酸中毒是什么原因
3.1、缺氧
人体在缺氧的情况下会造成乳酸的生成明显增加 。心、肺功能障碍或者血管阻塞均可造成氧气供应不足,此外多种休克(心源性、内毒素性、低血容量性)、贫血、心衰、窒息、CO中毒等也是造成机体缺氧的原因 。
3.2、药物应用
双胍类、山梨醇、木糖醇、甲醇、乙醇等醇类药物、扑热息痛以及水杨酸盐的应用均可引起体内乳酸堆积 。其中双胍类药物尤其是降糖灵能增强无氧酵解,抑制肝脏及肌肉对乳酸的摄取,抑制糖异生作用,故有致乳酸性酸中毒的作用 。
3.3、系统性疾病
见于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等)、肝病(急性病毒性或药物中毒性肝炎伴功能衰竭)、严重感染(败血症等)、尿毒症、惊厥、胰腺炎及胃肠病等 。系统性疾病常引起机体肝肾功能障碍,导致体内多余的乳酸无法代谢排出体外,引起乳酸堆积 。
乳酸性酸中毒有什么症状
1、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
代谢性酸中毒时,由于H+浓度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的深度和频率增加,结果CO2排出增多,并使血浆HCO3-浓度降低,(HCO3-)与(H2CO3)的比值得以接近20:1,pH值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呼吸系统的代偿功能是极其迅速的,一般数分钟即可出现深大呼吸 。
2、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乳酸酸中毒是一种代谢性酸中毒,可以因出现深大呼吸而合并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可有精神错乱、恍惚、嗜睡、甚至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
3、呕吐非特异性腹部疼痛
乳酸酸中毒时,由于H+浓度的升高,刺激胃肠道的迷走神经,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胃肠道平滑肌蠕动增快,痉挛增加,患者可有呕吐、非特异性的腹部疼痛 。
乳酸性酸中毒如何预防
1、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控制不佳者可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感染、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等也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以及预防继发感染 。
2、凡有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双胍类
【乳酸性酸中毒怎么治疗】糖尿病人有肾盂肾炎、肾小球硬化症等肾病者可致双胍积聚;伴有隐性冠心病者如发生心衰、肾循环障碍时亦可影响其排泄,且伴有缺氧 。因此采用双胍类等药物前必须查明心肝肾功能 。二甲双胍发生本病的机会较苯乙双胍(降糖灵)明显减少 。
3、积极治疗各种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疾病
如心肌梗塞、一氧化碳中毒等 。凡休克、缺O2、肝肾功能衰竭时如有酸中毒,必须警惕本病的可能性而进行努力防治 。

乳酸性酸中毒怎么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