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对血糖的影响


溶血对血糖的影响

文章插图

溶血对血糖的影响
【溶血对血糖的影响】1、溶血对血糖的影响
溶血就是红细胞破裂,使细胞内的一些有形成分等释放到血清或血浆中 。溶血后Hb使血清或血浆红色加深,引起可见光谱的短波长段(300-500nm)的吸光度明显增高,一些酶类由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这些都干扰检测结果 。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反应可产生红色鲲亚胺类物质,血红蛋白可直接增加反应产物颜色,使GLU检测结果增高;过氧化物酶法测葡萄糖不稳定,易受到其他物质干扰,如维生素C、谷胱甘肽均因能竞争H2O2而导致负偏差,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一些物质也会干扰本法,使结果偏低 。
2、溶血是什么
也许很多人对溶血并不了解,其实这就是红细胞溶解,可以理解为红细胞破裂,导致这种病症的原因有很多,这种疾病的危害比较大,比如导致贫血、婴儿黄疸以及神经疾病等 。
溶血(Hemolysis)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 。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 。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 。
3、溶血有什么危害
溶血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来自于两方面,一个是大量溶血导致贫血,还有一个就是红细胞破坏之后大量胆红素释出进入血液,引起新生儿黄疸 。

哪些因素会影响血糖数据的准确性
糖尿病病人如有以下情况,往往会影响血糖测定的结果:
1、空腹采血时间较迟
多见于门诊病人,有些病人早晨不吃不喝从家或外地赶到医院,然后挂号就诊,轮到化验时,往往已是上午 9点多,甚至临近中午 。此时病人虽处于空腹状态,但所测得的血糖值已不能反映其平时的空腹血糖水平,最好改天再测 。有些用胰岛素的病人还可能会延迟或耽误了早晨注射胰岛素,导致血糖升高,甚至发生糖尿病酮症 。因此,应当强调在上午8时前完成空腹血糖的测定 。
2、控制饮食或饮食失控
有的病人为了第二天获得较好的空腹血糖结果,检查前晚餐有意过分控制饮食或吃得比平时少,这样测得的空腹血糖值可能低于平时水平;相反,如遇节假日或朋友聚餐饮食失控后检查,则血糖值会偏高 。
3、紧张焦虑
有的病人患病数年,基本情况良好,但每当化验血糖时,血糖值总是偏高,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疾病过于担忧,仅以空腹血糖值来衡量近期疗效,常在空腹抽血前夜情绪紧张、焦虑不安,以致睡眠不佳,而使血糖升高 。实际上,这些病人平时的血糖没有那么高,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证实这种分析 。

如何应对影响血糖因素
糖尿病患者在测血糖当天,或步行、或骑车、或乘车到医院 。如果步行或骑车时间较长,血糖值则可能偏低;如果为了赶时间,步行或骑车过快,血糖值可能升高;如果在途中交通堵塞,或到医院后遇到人多排队等情况,可能产生急躁情绪,血糖值也可能升高 。
遇到上述情况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每周测3~6次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 。显然,到医院化验很不方便 。建议有条件的病友购买一台便携式血糖测定仪,每次测量后做好记录,到医院复诊时带上,以便医生依据血糖记录调整治疗方案 。
其次,血糖控制是否理想,有两个达标要求,一是空腹血糖达标;二是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 。所以,患者还要注意定期测餐后2小时血糖 。
再次,应每2~3个月到医院化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该检验值可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 。一般要求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当然,能够控制在6.5%以下则更好 。

溶血对血糖的影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