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怎么调理


肝胆湿热怎么调理

文章插图

肝胆湿热怎么调理
1、肝胆湿热怎么调理
1.1、茵陈粳米粥
材料:茵陈30克,粳米50克,冰糖少许 。
做法:先将茵陈以适量水煮取汁液,去渣,入粳米煮粥,食用时调入冰糖即成 。
功效:本方具有清利肝胆湿热之功 。
1.2、玉米须茶
材料:鲜玉米须30克(干品10克) 。
做法:将玉米须去除杂质,洗净,放入锅中,加水250ml,稍煮片刻即可,代茶饮用 。
功效:玉米须有较强的利尿功能,对泌尿系感染、水肿有治疗作用,还可以清热利胆排石,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胆石症等 。
2、肝胆湿热是怎么引起的
2.1、感受湿热之邪 。外感湿热之邪,邪气由表入里,内蕴肝胆,体内湿气郁积,邪热内生,肝胆疏泄功能失常,而致肝胆湿热 。
2.2、感受寒湿之邪 。外感寒湿之邪,而平时身体阳气旺盛,寒湿进入体内,受体内阳气影响,由寒湿化热化为湿热,湿热蕴蒸肝胆,肝胆疏泄失常,从而引起肝胆湿热 。
2.3、脾胃运化失常 。平时脾胃功能虚弱,消化运输功能失职,不能运化饮食;或脾胃虚寒,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不能消化饮食,食物内积,生湿化热,蕴结肝胆,导致肝胆湿热 。
2.4、嗜食肥甘厚腻 。长期嗜酒无度,或者过食肥甘厚腻,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肝胆疏泄失常,而致肝胆湿热 。

3、肝胆湿热类型有哪些
3.1、肝胆湿热
证候: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
3.2、湿热黄疸
证候: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泄热,利湿,退黄 。
3.3、湿热阻滞肝胆
证候: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
肝胆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1、很多人是受到湿热之气或者脾脏虚水而产生,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 。
2、主要是以湿热为主,比如肋疼或胀痛、眼睛黄、尿黄、身体黄、发热 。口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尖红、舌苔黄 。
3、另外女性肝胆湿热有的会出现白带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 。而男性肝胆湿热会出现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 。
4、长期饮食不当或者情绪较差,乙肝、丙肝、酒精肝也是出现肝胆湿热症状的原因之一 。
肝胆湿热会引起什么疾病
1、黄疸 。湿热薰蒸肝胆,肝胆功能失调,胆液外溢,不循常道,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四处泛逸引起皮肤,瞳孔,小便发黄 。
2、耳鸣 。足少阳胆经循行于头侧面双耳部位,而肝脏又与胆囊互为表里,所以如果肝胆有湿热停滞,则可沿着经络上犯与双耳,从而导致清窍不通,出现耳鸣等症状 。
3、头痛 。肝胆湿热内阻,湿热之邪循足少阳胆经上犯头部,上扰清窍,大脑被湿热邪气包裹,无法摄取必须的营养物,清窍失养故而出现头痛重胀 。
【肝胆湿热怎么调理】4、胁痛 。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肝胆,或嗜食肥甘醇酒辛辣,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蕴热,内外之湿热,均可蕴结于肝胆,导致肝胆疏泄不利,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而成胁痛 。

肝胆湿热怎么调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