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


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

文章插图
导读:随着近年来国内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数量的增加和人们的逐渐关注,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教育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
[摘要] 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都是因脑部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疾病 。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利于对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进行系统的个别化教育康复,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对这些儿童的认识,有利于对这些儿童教育康复的研究 。
[关键词] 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智力障碍
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都是因脑部问题引起的疾病[ 1 ]。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是神经性广泛发育障碍疾病(世界报道此类疾病至今才60多年,我国首次报道此疾病至今才20多年),至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 且预后差,是目前世界医疗、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2 ]。而智力障碍多为基因问题或因脑缺氧造成的脑损伤而致成的疾?。?很早就被人们所关注 。因此 , 对智力障碍人群的教育康复研究已比较成熟、系统 。
随着近年来国内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数量的增加和人们的逐渐关注,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教育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缺乏系统研究,而且方法不多,教育康复的效果不十分明显 。特别是在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进入学龄期后的教育康复问题,不仅令家长们头痛 , 即使培智学校的老师们也是一筹莫展 。根据调查,目前特殊学校的教师中(主要是培智学校)系统学习过关于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教育康复理论的几乎是零 。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殊学校(主要是培智学校)中许多教师对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不了解,把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当作为智力障碍儿童来进行教育康复,效果非常不好,甚至一些进行过早期教育康复的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出现功能倒退的情况 。为改变这一状况,现将有关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定义、特征以及他们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作简单表述 。
一、关于儿童孤独症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 儿童孤独症(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 。
(二)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典型,以男孩多见 , 起病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内) ,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3 ]。
(三)儿童孤独症的特征及其表现
儿童孤独症的特征: (1)社会性交往障碍明显 , 不能建立情感联系 。(2)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缺乏沟通和交流功能 。(3)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 。(4)起病于儿童早期(30个月内或3岁) ,且多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约70% )。(5)心理年龄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6)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具有极强的敏感性 。(7)成年后常伴有癫痫疾病的发生 。
孤独症儿童通常面目清秀,有些还显得很聪明 , 父母对这样一个孩子往往视为掌上明珠 , 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一点不理解父母的爱心 。他们中约有一半不会讲话,或者讲话怪异,并且兴趣狭窄 。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时,常常感到非常的困惑、迷茫、无助、焦虑和失落 。非典型孤独症是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症状不典型(只能部分满足孤独症症状标准) ,或发病年龄不典型(如在3岁后才出现症状) ,可考虑此诊断 。不典型孤独症可发生在智力发育接近正常或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多见于男童 。
二、关于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 阿斯伯格综合症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综合症,有类似儿童孤独症的某些特征 , 多见于男孩,一般到学龄期7岁左右症状才明显,主要为人际交往障碍,局限、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方式 。无明显的言语和智能障碍 。
(二)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 4 ]。
(三)阿斯伯格综合症特征及其表现
阿斯伯格综合症特征: (1)社会性交往障碍明显,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2)缺乏良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往往独来独往 。(3)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 。(4)一般到学龄期7岁左右症状才明显 。(5)心理低于同龄儿童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异常似乎是个性的独特表现,可以延续到青少年或成年 。该症常被误诊为儿童精神分裂症或青少年期发生的精神病,也可同时伴发抽动障碍、强迫行为、
紧张症状、抑郁情绪以及进食障碍等 。
三、儿童孤独症与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区别
(一) 语言和智力方面:儿童孤独症与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区别在于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
(二) 男女比例方面:据报道,我国儿童孤独症的男女比例为6 。5—9: 1;阿斯伯格综合症发病比例为8:1 。
(三)平衡协调能力方面:阿斯伯格综合症通常好于儿童孤独症患者 。
(四)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阿斯伯格综合症通常好于儿童孤独症患者 。
(五)心理方面:儿童孤独症与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心理年龄一般低于同龄儿童,但是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高于同龄孤独症儿童 。
四、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 3 ]
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 。
相似之处:
(一) 同属脑部疾患 。
(二)智力发展方面 , 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智力通常没有问题,而孤独症儿童中约有70%的孩子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情况 , 而弱智儿童的智力普遍存在落后状况 。
(三)低心理年龄是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共同特点 。
(四)教育康复前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 。
不同之处:
(一)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性格孤僻,不会与别人交往 , 而智力障碍儿童喜欢与别人交往 。
(二)孤独症儿童多伴有语言障碍 , 往往缺乏正确表达述求的方法,而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基本没有语言障碍,而且智力障碍儿童非常喜欢模仿别人讲话 , 并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要求 。
(三)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智力障碍儿童多数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
(四)孤独症儿童普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 而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基本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
(五)部分孤独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呈现出岛状功能 , 在某一专业学科方面具有超常能力,而未见弱智儿童具有超常功能的报道 。
(六)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弱智儿童比较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
附表: 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
综上所述 , 了解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可以有效地将三者区分开来,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对这些儿童的认识;有利于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和从事孤独症教育康复的专业人员能够采取不同的教育康复方法;有利于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个别化教育康复;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教育康复研究;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特殊教育支持 。
[参考文献]
[ 1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
[ 2 ]陶国泰 孤独症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EB /OL ] 中国特殊教育网,2004 。
【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 3 ]冯志颖 精神疾病诊疗常规[M ]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