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文章插图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1、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 。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
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 。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 。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
2、糖尿病的治疗
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 。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
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 。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 。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
3、糖尿病的症状
典型症状:尿量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多尿可不明显 。
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 。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 。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
糖尿病如何预防
1、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虽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关键是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 。热量过度摄入、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 。
2、二级预防: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 。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 。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 。
3、三级预防: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患者多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而到了晚期,疗效往往不佳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
糖尿病不能吃什么
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
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更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不宜饮酒 。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 。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 。注意,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病人的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