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致盲眼病的60年变迁史


2 致盲眼病的60年变迁史

文章插图

白内障、青光眼大国 80年代以来致盲人数最多
白内障属于年龄相关性眼病的一种 , 在我国白内障的发病率在50岁以上人群中为35%,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为80% , 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此病的发病率高达90%~95%,8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100%患有此病 。上世纪80年代的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盲目患病率为0.43%,低视力患病率为0.58%;致盲和致低视力眼病以白内障为首(46.07%),其次分别为角膜病(11.44%)、沙眼(10.12%)、屈光不正和弱视(9.73%)、眼底病(5.80%)、青光眼(5.11%) 。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逐步从防治沙眼,转向白内障的筛查和手术治疗 。1988年国务院相继制定了3个5年计划,均明确规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任务目标 。全国残疾人联合会也将手术治疗白内障盲人纳入了自己的工作范畴 。198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将白内障手术复明列为抢救性的残疾人3项康复工作之一 , 规定在5年内为50万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 。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中又明确规定了1991~1995年完成60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任务 。据统计 , 到2001年我国每年能完成的白内障手术已经提高到45万例 , 每年白内障手术量超过了每年新增的白内障致盲人数,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现有的白内障病的人数还是很庞大的 , 随着白内障手术普及至乡村,白内障的致盲率将会被有效控制 。1997年以来全国共完成了210万例白内障手术 。
【2 致盲眼病的60年变迁史】

角膜病前三十年靠国家,后三十年靠意识转变
解放前至上世纪60-70年代 , 因维生素A缺乏而导致的角膜软化症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其致盲率仅次于沙眼,特别是儿童,甚至在解放前成人也有很高的患病率 。主要原因是因为生活水平低,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元素摄取不足所致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除了中国边远地区仍比较多见,维生素A缺乏导致的角膜病患病率已经有了明显下降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 因其他原因所导致的例如:感染性角膜病、免疫性角膜病、眼外伤等角膜?。?仍然是国人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几点:对角膜病预防的宣传普及不够 , 基层的医生对角膜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 , 致使某些常见多发性角膜病的诊治延误,另外角膜供体来源不足也制约了我国角膜移植手术的开展,这有待于国民对器官捐献的意识转变 , 国家对器官捐献法规建立以及对眼库技术的支持力度 。
老年性黄斑变性 新兴的致盲眼病
黄斑变性是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疾?。ㄋ椎厮稻褪茄劬Φ睦匣?nbsp;, 和头发变白、皮肤皱纹一样的自然改变 。而有意思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内几乎没有这种疾病患者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 中国人的寿命延长了 , 黄斑变性患者在我国才越来越多见了 。黄斑变性一般是40岁以后开始发?。?50岁以上容易导致失明的一种年龄相关性眼病 。据调查 , 解放前前,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左右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卫生革命,基本上控制并消除了严重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在48岁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效地控制和防治各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降至历史低点 , 人口预期寿命提高迅速,据计算 , 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在1982—1983年男性为63.49岁 , 女性为66.77岁,1990年男性为66.35岁,女性为69.43岁,1999—2000年男性为68.82岁,女性为71.95岁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过去60年内有很快的发展,这也是导致黄斑变性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 , 我国50岁~59岁者黄斑变性的发病率为3.66%~5.5%,60岁~69岁者发病率为6.04%~11.19%,70岁以上者发病率超过15% 。黄斑变性已经成为“新兴”的常见病而且发病率还在继续增高 。
纵观60年中国致盲眼病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眼科60年的发展史 , 也反映了中国60年的社会发展史 。但是防盲工作并不会停止,因为又有新的致盲眼病在悄然发作,在争取光明的斗争中,我们还要努力 , 而预防重于治疗 , 请“像明天就要失去那样去利用你的眼睛” 。
更多相关阅读>>>>>
《怎样预防宝宝染上沙眼》
《沙眼病原体 是不孕不育凶手》
《专家:青光眼 正确预防早知道》
眼科热文推荐:
意大利:6岁以下儿童勿看3D电影
沙尘天气严重 眼疾患者增多
教授解读:11类人不宜观看《阿凡达》

2 致盲眼病的60年变迁史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