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诊断糖尿病足的


中医是如何诊断糖尿病足的

文章插图

中医是如何诊断糖尿病足的
1、中医是如何诊断糖尿病足的
气阴两虚痹阻证患足暗红肿胀,疼痛剧烈,干枯焦黑,溃破腐烂,疮流血水,肌腔坏死则脓水恶臭 。伴高热烦躁,寒战,口渴汗出,心悸气短,大便秘结,舌红苔剥,脉弦细无力而数 。
脉络痹热证患肢酸胀麻木,灼热疼痛,遇热加重,遇冷稍减,夜间加剧,皮肤呈紫红色,干燥脱屑,趾(指)端或有小范围坏疽,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肌肉萎缩,肢体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中动脉常搏动消失,舌质红或绛,苔黄,脉沉涩或细涩 。
气血两虚痹阻证患肢发凉,麻木,酸胀或疼痛,遇寒加重,遇暖稍减,间歇跛行,患肢局部皮温下降,皮肤颜色正常或苍白,或痿黄,肢端出现痪斑或痹点,或者患足疼痛,肌肉萎缩,皮肤干燥或水肿,坏疽溃烂,创面棕灰,脓似粉浆污水,气味恶臭,脓腐难脱,或脱后肉芽淡红,脓水清稀,创口日久不敛,伴有发热恶寒,面黄形瘦,不思饮食,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尿清便溏,大动脉搏动正常或减弱,患者常呈现神疲乏力或胸痹心痛,舌质暗淡,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无力或弦紧等症状 。
脉络血痹证患肢发凉,酸胀麻木较重,疼痛呈持续性,夜间加剧,间歇跛行严重,皮肤多呈紫暗色,或有紫褐色斑块,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毛发稀少,肌肉萎缩,肢体大动脉搏动减弱,中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青紫,有痹斑,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涩 。
2、糖尿病足的症状
感觉改变通常呈袜套样表现,首先累及肢体远端,然后向近端发展 。轻触觉、本体感觉、温度觉和疼痛感知的共同减弱;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足内在肌萎缩,出现爪状趾畸形;自主神经受累表现为皮肤正常排汗、温度及血运调节功能丧失,导致局部组织柔韧性降低,形成厚的胼胝以及更易破、碎和开裂 。
3、糖尿病足如何检查
应行双下肢膝关节以下部分的彻底查体 。查体要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对于高危人群应更为频繁 。需要观察记录的问题有:步态异常、鞋子的磨损情况,以及有无外物突入鞋内部、血管搏动、毛发生长、皮温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情况、观察足与足跟部的畸形与组织破坏、溃疡的位置与大小、有无水肿或是炎症的表现 。还应检查关节的稳定性以及肌肉的力量 。
糖尿病足如何防治
严格控制好糖尿病,也包括高血压的控制 。
注意足部卫生:要保护好脚的干净与干燥,经常用温水泡脚,避免穿过紧、不合脚的鞋,对鸡眼和任何微小的足部损伤或感染都应积极治疗 。
改善下肢循环:注意足部保暖和戒烟,可长期用阿斯匹林、丹参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物 。
糖尿病脚的处理:一旦糖尿病脚的诊断成立,应积极处理,以免因其残废或死亡 。治疗措施包括扩张血管和使用活血通脉药物改善下肢循环,同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足部换药及外科处理等 。血管搭桥手术可有效改善下肢循环 。
糖尿病足吃什么好
活血茶叶蛋
取丹参、红花各12克,桃仁10克,茶叶4克,鸡蛋4枚 。将前3味药物加水煎煮30分钟后,离火冷却,然后放入鸡蛋、茶叶同煮 。鸡蛋熟后打破蛋壳,在药液中浸泡至蛋清呈紫红色时即可 。每天吃1个鸡蛋 。丹参、红花、桃仁都具有活血化瘀功效,鸡蛋则能温补气血,茶叶清热解毒,也有轻微的活血作用 。
参芪猪蹄
【中医是如何诊断糖尿病足的】取猪蹄两个,炙黄芪45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肉桂4克,以及盐、糖、黄酒、大料、酱油、花椒等调料 。猪蹄和药物、调料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煮一小时 。猪蹄取出,撇去锅中浮油,将猪蹄再放入锅中,继续用小火煮至肉烂,取出放凉,去除骨头,切成片后装盘即可食用 。黄芪助卫气、补中气、托疮毒;当归活血、补血;党参补气健脾;肉桂温补肾阳、温中逐寒、宣导血脉,猪蹄去油后,富含胶原蛋白,是糖尿病足食疗的佳膳 。

中医是如何诊断糖尿病足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