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临床应用


胰岛素临床应用

文章插图

胰岛素临床应用
1、胰岛素临床应用
胰岛素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is mellitus,IDDM)的唯一药物,对胰岛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 。主要用于下列情况:
重症糖尿病(IDDM,I型);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is mellitus,NIDDM)经饮食控制或用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
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要建立和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
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以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
2、胰岛素的剂量
应用胰岛素原则上应该从小剂量开始,如每日总量0.2单位/千克体重 。根据用药后血糖的反应,逐步增加或减少剂量,一般每次增减2~4单位,直至血糖达标 。
有糖尿病友问,胰岛素的剂量有上限吗?回答是没有上限 。因为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具体血糖反应来定的 。
3、常用的胰岛素浓度
发达国家生产的胰岛素浓度有两种,一种是常用的100单位/毫升(U-100),另一种是500单位/毫升(U-500) 。后一种就是专门为那些特殊的胰岛素抵抗患者所用的 。我国生产的胰岛素,由于以前生产的是动物胰岛素,浓度只有40单位/毫升(U-40),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一些外资药企为了适应中国国情,生产的人胰岛素也用了40单位/毫升的浓度 。但是胰岛素注射笔用的特制笔芯,因为不必另用注射器,而是由笔调节剂量的,则为100单位/毫升(U-100) 。
胰岛素的种类
第一,速效胰岛素,作用迅速,起效快,一般用于抢救糖尿病急症或快速降低餐后血糖 。
第二,预混胰岛素,与人体分泌的胰岛素相似,用于1型、2型糖尿病经正规治疗效果不佳者,而且个人使用最多的一种,但价格较贵 。
第三,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可以与短效胰岛素合用,降糖效果也不错,相当来说价格较便宜 。
【胰岛素临床应用】第四,甘精胰岛素,一般晚上九点左右注射效果较好,可以阿卡波糖合用,降糖效果好,餐后血糖也较平稳 。但价格较贵 。
总体来说,在平时使用时,第二和第四种胰岛素副作用相对较小,易于控制 。不良反应如过敏、低血糖、注射部位萎缩、疤痕形成、感染等 。要注意不断摸索,克服其不良反应 。
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一:低血糖
低血糖是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用量过大;注射胰岛素未按时就餐;进食量减少;活动量增加等情况 。低血糖早期表现为饥饿感、头晕、乏力、出汗、心慌等,严重时出现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 。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糖友应及时进食或进糖水,严重者应在静脉注射葡萄糖治疗 。
不良反应二:水肿
部分糖友在注射胰岛素4~6日可能出现水肿,表现为下肢轻度水肿甚至全身性水肿 。这种水肿与胰岛素促进机体肾脏的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有关,称为胰岛素性水肿 。一般1—2周自行缓解 。水肿期间应低盐饮食,水肿明显时应限制水的摄入,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损伤 。必要时可以应用利尿剂促进水肿消的 。
不良反应三:过敏反应
一般胰岛素制剂多为生物制品,且过去的胰岛素纯度较低,因而具有弱抗原性和致敏性,所以个别病人应用后出现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局部过敏一般在注射部位出现发红、刺痛、肿胀甚至疱疹,多数在3-4周自行消退 。全身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人出现过敏性休克 。近年来随着高纯度胰岛素的应用,过敏反应较少见 。
不良反应四:视力模糊
由于注射胰岛素后,血糖会迅速下降,使晶体和玻璃体的渗透压下降,水分溢出,屈光率下降而致远视,导致患者出现视力模糊 。这种不良反应是暂时的,一般可以自行恢复 。

胰岛素临床应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