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上段小肠吸收不良致腹泻的化验有哪些?

【诊断上段小肠吸收不良致腹泻的化验有哪些?】

诊断上段小肠吸收不良致腹泻的化验有哪些?

文章插图
……
诊断上段小肠吸收不良导致腹泻的试验主要有如下三种:
右旋木糖吸收试验:右旋木糖口服后在空肠段吸收,不在体内代谢而主要经肾脏排泄,在肾功能正常时,右旋木糖试验最能反映空肠的吸收功能 。其方法为:空腹口服右旋木糖25g(溶于250ml水中),再饮水250ml,以促进排尿 。正常时 , 服药后5小时内尿中可排出右旋木糖量为4.5~5g,如排出量为3~4.5g为可疑不正常,小于3g者可肯定为小肠吸收不良;或口服2小时后,测其血浓度 , 正常时大于20mg/dl 。肾功能不全时,尿中排出右旋木糖减少而呈假阴性,但血浓度正常 。肠道有大量细菌繁殖、胃滞留以及腹水患者,木糖经肾排泄也可减少而影响试验结果 。由于摄入右旋木糖25g后,少数病人有上腹不适、呕吐或腹泻等不良反应,故有人改用口服右旋木糖5g法,正常人5小时尿内排出量应大于1.0~1.2g,如小于0.7g则为空肠吸收功能不良 。其诊断价值与口服25g法相似,但不良反应减少 。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应用放射性钴标记维生素B12 , 可测定回肠的吸收功能,方法为:先肌注维生素B121mg,使体内库存饱和,然后口服60钴或57钻标记的维生素B122μg , 测定48小时内尿中放射性含量,正常者应大于8%~10%,在回肠吸收功能不良或切除后,肠内细菌过度繁殖(如盲袢综合征)时,尿内排出量均低于正常 。
14C-甘氨胆酸呼气试验:口服14C-甘氨胆酸10微居里,正常人绝大部分在回肠吸收,经血循环到肝脏后再排入胆道 , 仅有极小部分排至结肠而从粪中排出,另一部分则代谢成14CO2通过肺排出 。正常人口服14C-甘氨胆酸后,4小时内肺内14CO2的排出量小于总量的1%,24小时排出量小于总量的8% 。当小肠内有大量细菌繁殖、回肠切除或功能失调时,由肺呼出14CO2和粪内14C排出量明显增多,可达正常人的10倍 。

诊断上段小肠吸收不良致腹泻的化验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