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小史

【病毒性肝炎小史】

病毒性肝炎小史

文章插图
导读:我国的《黄帝内经》中也有黄疸记述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将黄疸分为5种类型,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又增补了“湿黄” 。宋代则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两大类 。古代所描述的黄疸大多为病毒性肝炎的黄疸型 。……
远在公元前460~375年,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就在《内科疾病》中提及“流行性黄疸” 。我国的《黄帝内经》中也有黄疸记述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将黄疸分为5种类型 ,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又增补了“湿黄” 。宋代则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两大类 。古代所描述的黄疸大多为病毒性肝炎的黄疸型 。
1858年Bambecga认为总胆管开口处炎症阻塞是病因,称之为“阻塞性黄疸” 。1868年Virchow发现是为总胆管黏液栓塞引起 , 称之为“卡他性黄疸” 。1940年始证实是肝脏炎症引起 。随后苏联医生首先认为是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感染,命名为“包特金病” 。1939-1945年二次大战期间,发生因注射器消毒不严格的血清性肝炎大流行 , 怀疑为滤过性病毒所致 。1973年Feinstone等用免疫电镜从病人粪便中发现甲肝病毒,通过粪便传染,当时称之为传染性肝炎(甲型肝炎),通过血清传染的则称为血清性肝炎(乙型肝炎) 。
1965年Brumberg发现澳大利亚抗原 。1968年认识到该抗原与肝炎有关,称肝炎相关抗原(HAA),即现今的乙肝表现抗原(HB-sAg) 。HBsAg的发现对肝炎鉴别、血清免疫学诊断、自动被动免疫预防有重要价值 。Brumberg亦因此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医学奖 。
1970年Dane用免疫电镜观察到完整的乙肝病毒(HBV)颗粒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乙肝则由KrugMam首先提出,已被广泛运用 。
1979年可检测出甲肝抗体 。
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有一种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 。直到1989年9月,才将通过输血传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命名为丙型肝炎 , 通过消化道传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命名为戊型肝炎 。
1977年Rizzetto等在意大利发现HBsAg阳性病人肝细胞核内有一种新抗原,称Q因子,1983年被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HDV) 。后来认识到它单独成不了气候,总与乙肝重叠感染,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
现今,上述5型病毒性肝炎在许多医院可以检测鉴别 。后来又发现在散发性急性肝炎和输血后慢性肝炎中有不少病例,用现有灵敏的诊断技术可排除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因此 , 可能存在已型和庚型肝炎 。1996年Linnen等正式报道了庚型肝炎病毒(HGV) 。
除上述之外,还有一些病毒感染可引起肝脏炎症病变,不过多以全身症状为主,肝脏炎症多为继发性,不典型 。如肠道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HSV、VZV、EB病毒等均可引起病毒性肝炎 。

病毒性肝炎小史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