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疾病与眩晕的关系


内耳疾病与眩晕的关系

文章插图
导读:耳源性眩晕常见者有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等 。……
耳源性眩晕常见者有美尼尔氏综合征 、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等 。
前庭神经元炎
此病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 。病变发生在前庭神经节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 。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 , 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 。植物神经系的症状一般比梅尼埃病稍轻 。无听力改变,即无耳鸣及耳聋的主诉 。多数患者两三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仅少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现象 。检查时可见有向健侧的自发眼震 , 患侧前庭功能低下或半规管麻痹 。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 。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
30-50岁多见,可能因内耳病毒感染或血管病变或窗膜破裂引起 。患者突发一侧耳鸣、耳聋,其中部分病例伴眩晕呕吐,病情似梅尼埃病 , 但眩晕持续时间较长 , 以后无反复发作 。听力检查呈重度感觉神经性聋(多大于60dB) , 伴眩晕者前庭功能可有损害 。
迷路炎
患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感染扩散可波及内耳迷路,发生浆液性或化脓性迷路炎,此时患者除耳漏外,会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可出现向患侧的自发眼震 , 迷路有瘘孔时,外耳道加压可引起眩晕,眼震更加明显,即瘘管试验阳性 。当病情进展为化脓性迷路炎时不仅眩晕严重,持续存在,听力可下降为全聋,自发眼震转向健侧,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反应消失 。上述情况发生时,应拍耳乳突X线片,最好做颞骨CT扫描,明确是否存在乳突炎、胆脂瘤、迷路瘘管 。病毒性迷路炎多因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感染引起 。继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现眩晕、步态不稳,明显的恶心呕吐,多伴有重度耳聋 。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功能低下或消失 。眩晕症状由于患者健侧前庭功能正常,经1~3个月左右眩晕症状可逐渐完全消失 。
迷路震荡
多由于头外伤引起,常与脑震荡同时存在,因爆炸后产生强大的空气气浪冲击,同样可引起内耳迷路震荡 。创伤后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受伤耳听力明显下降 。耳科检查时部分可见伴有鼓膜外伤,鼓膜出现破裂或出血 。听力检查中可见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单侧或双侧的听阈改变,重者可全聋 , 有的声导抗测听可提示有听骨链损伤 , 患侧前庭功能低下 。在诊断脑震荡患者时,特别是伴有听力障碍和眩晕主诉者,应注意到同时可有迷路震荡存在 。
前庭系药物中毒
【内耳疾病与眩晕的关系】多在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用奎宁、水杨酸类药物 , 或用苯妥英那过量后,可引起内耳中毒 。一般在用药后数日或数周出现前庭中毒症状 , 表现为头晕、步态蹒跚,原来会走路的孩子会出现站立不稳、走路困难,成年人会感到脚下没根及步行困难、夜间尤为明显,坐位或卧床时眩晕不明显 , 活动时眩晕加重,部分人伴有耳鸣、耳聋,耳蜗中毒的症状可与前庭中毒同时或稍后出现 。前庭系药物中毒如发生在儿童期,由于儿童尚在发育期,代偿能力强,经数周后步行困难可明显改善,症状消除,一般预后良好 。相对老年人来说,年龄越高,恢复越慢 。

内耳疾病与眩晕的关系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