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的药用价值_桑黄的副作用


桑黄的药用价值_桑黄的副作用

文章插图

桑黄的药用价值
桑黄,是一种真菌,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 。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 。在杨、柳、桦、栎等树干上也有生长 。分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在日本、韩国、朝鲜等东亚国家也有分布 。陇南康县仿野生栽培桑黄已获得成功 。桑黄是一种名贵中药,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 。有助于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
桑黄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2-12*3-21厘米,厚1.5-10厘米,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初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深肉桂色至浅咖啡色,下侧无子实层.菌肉深咖啡色,硬,木质.菌管与菌肉近同色,多层,但层次不明显,年老的菌管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锈褐色至酱色,圆形,每毫米4-5个.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5-6*3-4微米.刚毛顶端尖锐,基部膨大,10-25*5-7微米.菌丝不分枝,无横隔,直径3-5微米 。
【来 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锈革孔菌科(也称刺革菌科)桑黄,以子实体入药 。
【性味归经】微苦,寒 。
【功能主治】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 。主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
【用法用量】 0.5~1两,水煎1次服完,日服2次 。
桑黄的副作用
桑黄性寒,胃寒、寒性体质的人不宜多食,应遵医嘱;长期服用,应该减半剂量 。或偶尔吃一些性热的食物来中和一下 。
桑黄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附方】
1、治血淋,脐腹及阴茎涩痛: 岗谷树根皮一两半,桑黄一两半(微炙) 。上药,捣粗罗为散 。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
2、治脱肛泻血不止: 香附一两(焙),桑黄一两(微炙) 。上药,掇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二十丸 。
3、治妇人劳损,月水不断,血竭暂止,小劳辄剧: 桑黄捣罗为末,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二钱 。
4、治瘰疬溃烂: 桑黄菇五钱,水红豆一两,百草霜三钱,青苔二钱,片脑一分 。为末,鸡子白调敷;以车前、艾叶、桑皮煎汤洗之 。(《纂要畜方》) 。
【各家论述】《药性论》: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疗伏血、下赤血 。
【桑黄的药用价值_桑黄的副作用】【摘录】《中华本草》

桑黄的药用价值_桑黄的副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