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误诊几率大吗?


胰腺癌误诊几率大吗?

文章插图
导读:胰腺癌为胰腺肿瘤中之最常见,占全部癌病的2%,多发生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 沿海城市居多,吸烟酗酒喜食油炸食品 , 慢性胰腺炎、肥胖是常见原因 。……
凡40岁以上、上腹部持续性钝痛、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出现黄疸应想到胰腺癌的可能 。胰腺癌生长迅速易早期转移、恶性程度高 。应立即去专科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由于胰腺解剖位置深、触摸不到,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被患者忽视,误按一般胃炎、消化不良治疗,患者到专科医院就诊时大部分已到晚期,失去了早诊断早手术治疗的良机 。因此提高警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至关重要 。胰腺癌为胰腺肿瘤中之最常见,占全部癌病的2%,多发生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 沿海城市居多,吸烟酗酒喜食油炸食品,慢性胰腺炎、肥胖是常见原因 。主要症状与诊断如下 。
1. 黄疸 。约70%的患者在病程之某一阶段出现全身性黄疸 , 且程度较深,呈绿黄色,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这是由于胰头癌肿压迫胆总管末端,引起梗阻性黄疸 。
2. 腹痛 。为最早出现的症状或主诉 。3/4以上患者病程中有持续性上腹部钝痛或阵发性剧痛 。
3. 体重减轻 。90%之患者有迅速而显著的体重减轻,平均每月可减轻3~4公斤,并呈现恶性病容 。此外,突发糖尿病者经过常规治疗无效且病情日益加重,应筛查胰腺 。常为癌肿影响胰岛素的生成与分泌而引起 。腹部B超、CT扫描、实验室检查是确定诊断的重要手段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胰腺癌常见检查方法如下:
1 B超:是疑为胰腺癌病人首选的检查方法,本法可以早期发现胆道系统扩张,也可发现胰管扩张,对肿瘤直径在1cm以上者有可能发现 , 发现直径2cm的肿瘤可能性更大 。本法的好处不仅安全无创、方便 , 而且可以反复多次追随检查 。对于高危年龄组病人,有上腹不适、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和食欲减退者 , 即可用本法作筛选 , 发现可疑而不能肯定时,可进一步做CT检查 。
2CT:对疑为胰腺癌病人也可选用CT作为首选诊断工具,其诊断准确性高于B超 , 诊断准确率可达80%以上,所接受的X线剂量很小,是安全的方法 。可以发现胰胆道扩张和直径在1cm以上的胰腺任何部位的肿瘤,且可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内转移以及观察有无腹膜后癌肿浸润,有助于术前判定肿瘤可否切除,由于它有这些优点,虽检查费用较贵,仍为医师们所乐于采用 。近年来,华山医院将螺旋CT应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 , 准确性高,通过三维成像重建方法,可以获取三维立体和旋转360度的清楚图像,从而提高术前分期诊断的可靠性 。
3 磁共振成像(MRI):可发现大于2cm的胰腺肿瘤,但总体成像检出效果并不优于CT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结合三维成像重建方法能提供旋转360度的清楚图像,可替代血管造影检查 。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可部分替代侵袭性的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有助于发现胰头癌 。
4 X线检查:行钡餐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可发现十二指肠受胰头癌浸润和推移的影像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DSA)对胰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ERCP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达95%,因为是创伤性检查,故仅在B超和CT不能确诊时采用,通过ERCP还可采集胰液或刷取细胞进行检查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对胰腺癌亦有较高的检出率,可惜检查费用昂贵 。
5 放射性核素胰腺显像:用75Se-蛋氨酸作胰腺显像剂对较大的胰腺癌有一定诊断价值 。
6 胰管镜检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胰管镜已进入临床应用 , 它可直接进入胰管内腔进行观察,并可收集胰液、脱落细胞进行分析,检测K-ras基因等 。
7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B超或CT的引导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80%以上可获得正确的诊断 。
【胰腺癌误诊几率大吗?】胰腺癌:http://jbk.39.net/keshi/zhongliu/545be.html

胰腺癌误诊几率大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