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几天出现黄疸


新生儿几天出现黄疸

文章插图

新生儿几天出现黄疸
1、新生儿几天出黄疸
1.1、生理性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 。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 。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 。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
1.2、病理性黄疸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 。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 。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
2、新生儿出黄疸是什么原因
2.1、胆红素生成多
红细胞破坏多:胎宝宝在妈妈的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代偿性增多,但寿命短,出生后血氧含量增高,过多的红细胞被迅速破坏 。
血红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后7天内含量高,产生胆红素的潜力大 。
2.2、肝功能不成熟
肝摄取胆红素能力差: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不足,使肝对胆红素摄取不足 。
肝结合胆红素功能差: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
肝排泄胆红素功能差: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易致胆汁淤积 。
2.3、肠-肝循环特点
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粪胆原) 。
3、新生儿黄疸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但是病理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组疾病,必须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有严重黄疸的新生儿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特别是未成熟儿,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可于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之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 。
饥饿、缺氧、便秘、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可加重生理性黄疸,应给予治疗 。

高间胆血症:危害性主要是产生核黄疸,对核黄疸的研究,以往认为间接胆红素是脂溶性和亲脂性的,其为游离状态,与富含有脑磷脂的脑细胞有亲和力,易透过血脑屏障损害神经核而引起核黄疸 。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 。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1、晒太阳治疗黄疸
利用太阳中的蓝光和绿光来治疗减轻宝宝的黄疸,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治疗办法 。
2、蓝光治疗黄疸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就是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症状就能逐步改善,最终全部消退 。
3、药物治疗
口服茵栀黄:对于治疗黄疸有一定作用,但是吃完后有的孩子会腹泻,如果黄疸不见好,孩子又腹泻严重,就停止使用;
新生儿黄疸怎么护理
1、婴儿全身症状的观察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
2、保护婴儿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
3、观察婴儿的变化
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
4、怀孕期间饮食要注意
【新生儿几天出现黄疸】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
5、留意婴儿黄疸情况
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
6、及早做好准备
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
7、如有再怀孕,应做好预防准备
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

新生儿几天出现黄疸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