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黏膜下脂肪瘤

【乙状结肠黏膜下脂肪瘤】

乙状结肠黏膜下脂肪瘤

文章插图
导读:消化道脂肪瘤30%~70%发生在结直肠,在结直肠良性肿瘤中脂肪瘤仅次于腺瘤占第二位,是结直肠最常见的良性非上皮性肿瘤 。……
患者,女,45 岁,因“肛内肿物脱出3 h”于2006年11 月25 日收住院 。入院检查:肿块脱出肛外约6 cm ×5 cm ×5 cm,紫红色、质软、压痛,挤压后返纳肛内,直肠指诊:直肠内空虚 , 未及肿块 。给予肠道准备行电子肠镜检查示:肿块距肛门约25 cm ,肠镜诊断:乙状结肠息肉,取活检病理回报示:黏膜慢性炎症 。在肠镜下行乙状结肠息肉切除考虑风险太大,于2006 年12 月12 日决定行剖腹探查,术中见:乙状结肠冗长,近端部分套入远端,肿瘤位于乙状结肠,距肛门约25 cm ,大小约6 cm ×5 cm ×5 cm,质软,活动度好,行部分乙状结肠切除(包括肿瘤及内套肠管在内),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病理回报: (乙状结肠) 黏膜下脂肪瘤,第9 天拆线,痊愈出院 。
讨论:消化道脂肪瘤30 %~70 %发生在结直肠,在结直肠良性肿瘤中脂肪瘤仅次于腺瘤占第二位,是结直肠最常见的良性非上皮性肿瘤 , 但实际上本病在临床上仍属少见 。多发于盲肠,升结肠和乙状结肠 , 直肠少见 , 50 岁左右发病居高 , 大多数结肠脂肪瘤无症状 , 当肿瘤直径超过2 cm  , 可有腹胀、便秘、腹泻及肠套叠等症状 。病理大体分四型:黏膜下型 , 浆膜下型,壁间型和混合型 。其中黏膜下型占85 % 。电子结肠镜检查可见:“枕垫征”、“帐篷征”及“裸露脂肪征”,使用这一器械可切除肿瘤,这并不少见,通常应采用部分肠管切除或结肠切开术加脂肪瘤切除,已有腹腔镜切除脂肪瘤报告。该患者乙状结肠黏膜下脂肪瘤脱出肛门实属罕见,因出现乙状结肠套叠,肿瘤从肛门脱出,极易误诊为直肠脱垂,后肠镜误诊为乙状结肠息肉,最后经手术切除病理才确诊 。本例从发现症状到采取一系列检查,最后经剖腹手术同时发现有肠套叠行部分乙状结肠切除,给患者以满意的治疗 。

乙状结肠黏膜下脂肪瘤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