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急性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文章插图

急性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1、急性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肝功能衰竭的死亡率为73.9%,其中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为87.8%,亚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为69.3%,慢性肝衰竭病死率分别为66.5% 。肝功能衰竭应该早发现早治疗,虽然死亡率高,还存在治愈的可能,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肝脏移植手术 。
2、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
病毒性肝炎(甲、乙、丙等) 。
化学物中毒:对乙酰氨基酚、甲基多巴、硫异烟胺、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氟烷、阿司匹林、四氯化碳、水杨酸、黄磷等,可能引起肝衰竭 。
外科病症:肝衰竭可能在手术、创伤、休克等的病人中发生,常原先有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肝功能障碍;在MODS中也可有肝衰竭 。
其他:妊娠期(多在后3个月)、Wilson病等过程中也可发生肝衰竭 。
3、急性肝衰竭的早期症状
3.1、黄疸
黄疽出现后在短期内迅速加深 。如总胆红素>17lμmol/L;同时具有肝功能严重损害的其他表现,如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ALT升高等 。若只有较深黄疸,无其他严重肝功能异常,示为肝内淤胆 。
【急性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黄疸持续时间长,一般消长规律为加深、持续、消退三个阶段 。若经2~3周黄疸仍不退,提示病情严重 。
黄疸出现后病情无好转:一般急性黄疸型肝炎,当黄疸出现后,食欲逐渐好转,恶心、呕吐减轻 。如黄疸出现后1周症状无好转 。需警惕为重型肝炎 。
3.2、持续低热:病初可有低热,黄疸出现后体温下降至正常 。若黄疸同时伴有持续性低热 。提示有肝细胞坏死或内毒素血症 。
3.3、一般情况极羞:如乏力、倦怠、无食欲,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
3.4、明显消化道症状:急性肝衰竭的表现为频繁恶心,呕吐、呃逆、明显腹胀、肠鸣音消失、肠麻痹 。
3.5、出血倾向:如皮肤淤斑、紫癜、鼻衄、牙龈出血,少数有上消化道出血等,提示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衰竭 。
3.6、腹水迅速出现:因白蛋白半衰期较长(2周左右),一般在病后2~3周才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病程超过2~8周者多有腹水 。
3.7、性格改变:如原性格开朗,突变为忧郁;或相反 。睡眠节律颠倒、语言重复、不能构思、定向障碍、行为怪癖、随地便溺等均为肝性脑病征兆,继而出现意识障碍,进入肝昏迷 。
3.8、进行性肝缩小、肝臭、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阳性、踝阵挛等,提示肝损害严重 。
3.9、心率加快、低血压与内毒素血症有关,或提示有内出血 。
肝功能衰竭怎么诊断
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
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按Ⅳ度分类法划分)并有以下表现者: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出血倾向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肝脏进行性缩小 。
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起病较急,15日至26周出现以下表现者: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PTA≤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主要临床表现 。
慢性肝功能衰竭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 。诊断要点为:有腹水或其他门脉高压表现;可有肝性脑病;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有凝血功能障碍,PTA≤40% 。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
1、限制蛋白摄入,适当输入葡萄糠和支链氨基酸,并用泻剂或乳果搪以减少肠内氨的吸收 。
2、限制入水量,调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3、抗感染治疗 。
4、支持心、肺、肾等组织器官功能 。

急性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