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斑疹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斑疹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1、斑疹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控制传病媒介及其潜在宿主,是有效的措施 。
要预防啮齿动物的侵扰,最佳办法是断绝其粮食并使其失去匿藏之所 。食物及垃圾应妥善存放和弃置 。墙壁及天花板的孔洞亦应修补妥当 。
前往丛林地区时,应做妥预防措施,避免被螨咬到 。使用驱虫剂和穿上有保护作用的长袖衣服及长裤,是适当的措施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可有效预防虱传斑疹伤寒蔓延 。
2、什么是斑疹
斑疹点大成片,色红或紫,抚之不碍手的叫做“斑”,多由热郁阳明,迫及营 血而发於肌肤 。其形如粟米,色红或紫,高出於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的叫 做“疹”(但亦有不高出皮肤,抚之无碍手之感的),多因风热郁滞,内闭营分,从血络透发於肌肤 。斑疹是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可暂时出现或长期存在 。根据颜色的不同可分红斑和其他各种色素异常引起的斑疹 。
3、斑疹的病因是什么
3.1、病毒
麻疹:麻疹病毒引起,由飞沫经呼吸道及眼结膜传染 。
风疹:风疹病毒引起,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发病 。
幼儿急疹:最近证明为人类疱疹病毒6(HHSV-6)传染,呼吸道传染 。
传染性红斑:目前已证实为人类细小病毒B;(HPV-BI9)传染 。呼吸道传染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传染引起,飞沫传染或直接接触 。

玫瑰糠疹:近年研究报告为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 。接触传染 。
流行性出血热:为虫媒病毒传染 。鼠类为传染媒介 。
3.2、细菌感染
猩红热: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斑疹及中毒症状 。
丹毒:为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经皮肤破伤传染,由细菌毒素引起发烧及局部红肿 。
类丹毒:为猪丹毒杆菌感染,常因接触猪肉、鱼、皮革划破手指而感染 。
金黄色葡萄球菌咽峡支:由该菌的外毒素产生的红斑毒素引起猩红热样皮疹 。
甲型链球菌咽峡炎:由该菌的毒素引起发烧及麻疹型红斑疹 。
软组织外伤感染性猩红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 。
伤寒:病原菌为革兰阴性伤寒杆菌 。消化道传染,玫瑰疹为菌血症菌栓形成 。
斑疹如何确诊
1、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必须以病史及体格检查所了解到的客观材料为依据进行归纳和分析,从中提出几种诊断之可能,然后进一步考虑做那些实检室检查来证实诊断 。故实验室检查应有明确目的和针对性,而不是盲目的 。有层次的分析判断才是正确的思维方法,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诊断思路 。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通过认真实践来提高自己 。同时也必然提高正确诊断率 。
2、器械检查
有些皮肤病可用放大镜来检查皮损特点会 更清楚 。用Wood灯检查黄癣、白癣在暗室可出现暗绿色及亮绿色荧光 。检查时批物质,如迟发皮肤叶琳症的尿、粪多呈淡红和红色 。用毛细血管镜来观察指甲毛细血管情况,用于银屑病、硬度病、皮肌炎等 。用纯刀刮取瘤型麻风病人鼻新膜做涂片,做耐酸染色查麻风菌 。
3、皮肤组织病理
皮肤科的皮肤组织病理,有其独立性及特殊性 。皮肤组织病理以表 皮、真皮、皮下组织及皮肤附属器为重点 。皮肤损害多外露、形态各异、视诊显而易见 。
斑疹如何治疗
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ery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克拉霉素(克拉红霉素)等,对斑疹伤寒有良好疗效 。红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1.2g/d,儿童25~30mg/(kg/d),每天分3次或4次服用,或分2次或3次静脉滴注 。罗红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300mg/d,儿童体重12~23kg者,100mg/d,24~40kg者,200mg/d,分2次口服,首次剂量可加倍 。
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tetracycline)、多西环素(doxycycline)、米诺环素(minocycline)等,对斑疹伤寒亦有良好疗效 。四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kg/d),分4次口服 。多西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0.2g/d,儿童4mg/(kg/d),每日服药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剂量可加倍 。
【斑疹的预防方法有哪些】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对斑疹伤寒有良好疗效 。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kg/d) 。每日剂量可作静脉滴注或分4次口服,患者多于用药后24h之内快速退热,退热后剂量减半,继续用7~10天,以免复发 。

斑疹的预防方法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