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初期症状


糖尿病初期症状

文章插图

糖尿病初期症状
1、糖尿病初期症状
【糖尿病初期症状】1.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此病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此为第一特点 。除了儿童之外,实际上1型糖尿病也可能发生在一生中各个年龄段,特别是更年期 。1型糖尿病的第二个特点是发病一般比较急骤,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十分明显,有的患者首发即有酮症酸中毒 。
1.2、疲乏无力,肥胖
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 。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
2、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2.1、饮食不可太咸 。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
2. 2、宜吃五谷杂粮 。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 。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
2.3、宜吃豆类及豆制品 。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
3、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3.1、双胍类药物: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
3.2、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 。
3.3、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
3.4、格列奈类药物: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
糖尿病的诊断
1、肾性糖尿
正常人每分钟约有100毫克糖从肾脏排出,但经肾脏时又被重新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正常人尿中是不会有糖 。当肾脏有病时,如患了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老年性肾病等疾患时,肾脏的重新吸收能力会下降,于是便出现了糖尿 。
2、神经性糖尿
某些疾病,如休克、外伤、脑出血等,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肝糖元大量分解,血糖浓度上升,出现糖尿 。
3、药物性糖尿
如长期使用激素,如糖皮质激素(肥仔药)以及吗啡、解热止痛药等,可使某些人出现糖尿 。
4、饮食性糖尿
当人们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糖类物质时,可以从尿中验到糖,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因其肠道对食物中的糖类吸收过快,可出现血糖水平升高过急,糖份经肾脏排出体外 。
糖尿病的危害
1、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合并感染:发病率高,两者互为因果,必须兼治 。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 。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 。
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多有心、肝、肾脏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饮酒、大量服用降糖灵史,症状不特异,死亡率高 。
2、慢性并发症
2.1、脑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或早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堵塞性脑血管疾病多见 。
2.2、心血管:患者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以冠心病较为多见 。临床特点包括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时间早,女性糖尿病的心血管病变发生率增高更为明显,无痛性心肌梗塞等非典型性临床表现多见等等 。

糖尿病初期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