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血糖波动


怎样预防血糖波动

文章插图

怎样预防血糖波动
1、注意生活方式 。要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BMI<24),体重超重的患者要减肥 。在食物构成上,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少吃高脂食品,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 。如果患者只依赖降糖药而不注意控制饮食的话,血糖就很难控制好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可以采取少量多餐饮食原则,把一餐的饭量匀成两餐或多餐吃,就可以使胰岛的负担减轻,并且进餐时不要等饿极了再吃 。
2、要合理地进行运动 。糖尿病患者如果尽量参加运动的话,血糖水平肯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下降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星期运动五天,每天运动半小时左右 。因为运动时间一般是在餐后,所以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餐后血糖的高低 。如果患者的活动量比平时有所增加,可以适当加餐或减少药量 。但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
3、情绪对血糖的影响,估计很少有人注意 。事实上,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很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乐观一点,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莫要对疾病过于悲观,这样反得是雪上加霜 。
4、不要过量饮酒 。大量饮酒对糖尿病患者是非常有害的,有些患者大量饮酒后会由于酒精损害肝脏导致肝糖原储备下降而引起低血糖,还有些患者大量饮酒后由于糖代谢障碍引起高血糖,喝酒过多还可能导致酒精性肝损害 。
5、应激状态加强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在身体处于感染、发烧等应激状态时,各种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就会升高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身体处于上述情况下时,一定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
6、血脂、血压监测齐头并进 。丹麦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血压、血脂都达标并使用抗凝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大小血管的合并症的发生率比只是进行常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要低很多 。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注意控制血糖的同时,不要忘记血脂、血压的监测 。
血糖波动自查10件事
1、人工甜味剂 。很多糖尿病患者误认为无糖饮料不会影响血糖,事实并非如此 。发表在《糖尿病护理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17名患有糖尿病的肥胖者喝了添加了三氯蔗糖的饮料后,他们体内的血糖和胰岛素含量都明显上升 。
2、脱水 。缺少体液会引起血糖升高,这是因为血液循环中糖的浓度增高了 。每天喝8杯水的老规矩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体形较大和运动量较多的人还需要喝更多 。
3、药物 。有些药物会扰乱血糖,例如激素、避孕药、某些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一些利尿剂和缓解鼻充血的药会造成血糖升高 。所以,在服用任何新药物之前,都要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
4、时间段 。早上醒来后高血糖可能是“黎明现象”,即人体在凌晨三四点会释放出生长激素和其他激素以唤醒身体 。这些激素会让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从而导致清晨时的高血糖 。如果头天晚上使用了过多的胰岛素或控糖药物,或是晚上摄取的食物不足量,第二天早上则有可能出现低血糖 。
5、月经周期 。月经前期激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女性血糖波动 。所以,女性糖友如果注意到月经来临前一周里血糖水平持续高涨,就需要相应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或多做些运动 。
6、缺乏睡眠 。缺觉不仅损害情绪和能量,也会给血糖带来麻烦 。荷兰研究者让一些1型糖尿病患者只睡4个小时,与睡眠足够的病人相比,他们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了20% 。
7、天气 。无论是炎热或是极度寒冷,极端的气温都会影响血糖控制 。有些患者在炎热的夏天血糖会上升,而另一些患者(特别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糖友在炎热的天气里要避免外出,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
8、旅行 。在旅行期间,人们会食用更多的食物,喝更多的饮料,从事更多的活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血糖 。另外,作息变化会扰乱服药安排,打乱饮食和睡眠习惯,也会影响到血糖控制 。因此,糖友外出旅行必须频繁监测血糖变化 。
广告
9、咖啡因 。饮料中的咖啡因会增加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反应,导致餐后血糖上升 。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摄入500毫克的咖啡因(相当于3~5杯咖啡)会让他们一天的平均血糖上升7、5% 。
10、测血糖的细节 。测血糖前必须洗手,否则有可能虚惊一场,特别是在摸过食物后,因为现在的血糖仪非常敏感,皮肤上沾的糖分会污染血液样本 。荷兰学者发现,剥香蕉皮或切苹果之后,88%的参与者其血糖读数比洗完手后测血糖高出了至少10% 。乳液和护肤霜也会造成读数不准 。
运动时如何控制血糖
运动强度应该根据患者的目标量身定制 。对于有氧运动来说合理的强度应该是其最大摄氧量的40%~70% 。身体状况欠佳的患者应从最大摄氧量的40%~50%开始 。
不要在注射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做运动训练;胰岛素治疗的糖友不要在空腹时进行运动等,随身常备快速补糖食品(如糖块、含糖饼干等),以便及时补充糖分、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
准备活动要充分,以便使身体逐渐从安静状态进入到工作(运动)状态,逐渐适应运动强度较大训练部分的运动,避免出现心血管、肺等内脏器官突然承受较大运动负荷而引起的意外,预防肌肉、韧带、关节等运动器官的损伤 。
进行必要的医务监督,包括:
当空腹血糖过高(>16.7mmol/L)时,应待血糖控制后再开始运动 。
在一个运动处方刚刚开始时,应检测患者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血糖水平 。
在运动开始前的30~60分钟调节糖分的摄入,如血糖<5.6mmol/L应适当补充糖水或甜饮料 。
避免在空腹时或使用降糖药物60~90分钟后进行运动,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
避免在参与运动的骨骼肌部位注射胰岛素 。
【怎样预防血糖波动】尽量避免晚上运动,以免增加夜间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或者进行相应的饮食和用药调整 。

怎样预防血糖波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