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与急性肠炎的区别


慢性肠炎与急性肠炎的区别

文章插图

慢性肠炎与急性肠炎的区别
1、慢性肠炎与急性肠炎的区别
急性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 。多由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其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并多有饮食不节或误食的病史;有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天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红,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 。病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并见,故亦称急性胃肠炎 。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
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 。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 。
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
2、慢性肠炎的食疗方
黄芪薏米粥
材料: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 。
做法: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 。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 。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 。正餐食用 。
功效:补元气,止泄泻 。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
大蒜粥
材料:大蒜30克,粳米100克,水1000毫升 。
做法:将大蒜去皮后切成碎末,然后淘洗干净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水和大蒜末,一同煮成粥 。在早上和晚上服用 。
功效:可以起到止痢、止泻的作用 。
3、急性肠炎饮食怎么调理
如果是初发期,那么此时患者的肠胃功能由于处于失调的状态,局部组织可能会发生痉挛 。因此,此时吃固体食物较难消化 。这类病人,适宜多吃一些流质而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和藕粉等 。治疗之后情况有所好转,此时可以适当多进食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蒸蛋羹等 。不过不宜吃牛奶,且最好少吃多餐 。在恢复期,可以安排丰富一些的饮食种类,只是也要注意不吃生冷油腻食物,少吃植物纤维较大的植物如芹菜 。
慢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慢性肠炎时,如果是病菌感染性的慢性肠炎,可以采取的是病原治疗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菌采用不同的抗菌药 。当然,对于有的病菌来说,很轻微时,可不用抗菌药也能自愈 。另外,病毒性的慢性肠炎也不需要,一般可自愈 。

慢性肠炎一般都伴随着腹泻,所以补充体液也是治疗慢性肠炎应该注意的 。在治疗慢性肠炎时,可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等 。为了减少腹泻,也可服用一些减少肠道蠕动以及分泌物的药物,以达到止痛和止泻的作用 。
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只要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千万不能吃油煎和刺激性食物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可以用消炎止痛,对肠道的病毒和细菌进行系统性的清除,如果是细菌性感染的话,可以选择适当的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还能短时间增强病人的体质 。
急性肠炎怎么治疗 
一般治疗
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 。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 。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 。应注意饮食卫生 。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腊的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食物和调味品等 。急性期患者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因此需补充液体,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 。
对症治疗
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 。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 。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和黄连素片和颠茄片对症治疗 。腹泻或者呕吐严重需要静脉输液 。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负担 。
抗菌治疗
【慢性肠炎与急性肠炎的区别】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O.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 。

慢性肠炎与急性肠炎的区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