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药疗法


糖尿病的中药疗法

文章插图
二、糖尿病防治的误区
三、糖尿病患者饭后的禁忌

糖尿病的中药疗法
1、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材
1.1、人参:具有滋补五脏、安精神、明目益精、补元气和健身延年的作用 。单用增加体力,大补元气 。配伍山药、知母、枸杞子、黄芪,可补益气血、生津止渴,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
1.2、玄参:性味苦咸凉,入肺肾经,有滋阴降火、除烦解毒的功效 。配伍黄芪、天花粉、丹参、黄芩、山栀子,本方有益气滋阴、活血化瘀之功效 。主治口干嗜饮、尿多食旺、倦怠乏力者 。
1.3、知母:性味苦寒,归肺胃肾经,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之功 。治燥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 。《本草通方》曰:知母泻有余之相火、理消渴之烦热 。治消渴症的玉液汤系古代名方,其中即以知母、山药为主药 。
1.4、玉米须:性味甘、平,归胃、胆、肾诸经,有利尿、消肿、清热、降压降糖之功效 。糖尿病轻型患者可用玉米须30克水煎代茶饮,重者配伍黄芪、山药 。主治糖尿病口渴、多尿者 。
2、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2.1、消渴丸 。主要成分:北芪、生地、花粉、优降糖(每丸含0.25mg,即10丸消渴丸含一片优降糖) 。
功用及主治: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具有改善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及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主治Ⅱ型糖尿病 。服法及注意事项:每次5~20粒,每日2~3次,饭前30分钟服用 。
2.2、降糖舒 。主要成分:由人参、生地、熟地、黄芪、黄精、刺五加、荔枝核、丹参等22种中药组成 。
功用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对改善口干、便秘、乏力等临床症状及降低血糖有一定作用 。主治Ⅱ型糖尿病无严重并发症者 。服法及注意事项:每次6片,每日3~4次,Ⅰ型糖尿病及有严重并发症者不宜服用 。
3、治疗糖尿病的中医偏方
3.1、参母石膏汤治糖尿病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养阴润燥,益气清热,生津止渴 。主治糖尿病 。
处方组成:人参5克(党参倍量),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黄连、阿胶(烊化)、花粉、麦冬、地骨皮各9克,白芍、山药、黄精、蒸首乌各15克,鸡子黄2枚(兑冲) 。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
3.2、生地茯苓治糖尿病
功能主治:主治糖尿病 。
处方组成:生地、茯苓各15克,枸杞子20克,怀山药、天花粉各30克,太子参25克,知母、牛膝、生甘草、牡丹皮、泽泻各10克 。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 。15天为1疗程 。
加减:若气虚者,加黄芪30克,白术15克;若胃热肺燥者,加麦冬10克,生石膏20克;若湿热重者,加苍术15克 。
糖尿病防治的误区
1、秘方可根治糖尿病传秘方可一次性把糖尿病根治,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如果相信此类不负责任的广告,不仅损失钱财,还可能适得其反,延误了治疗 。
2、认为注射胰岛素会导致长期依赖现代医学观点认为,当血糖过高时,胰岛β细胞就不会分泌胰岛素,可以考虑注射胰岛素,待病情稳定后,可以停用胰岛素,这不会产生依赖 。
3、老年糖尿病人认为查查尿糖就可以了老年人应该对尿糖、血糖同步监测,才能正确反映体内血糖水平 。
4、控制饮食等于饥饿疗法控制糖尿病的第一步是饮食疗法,但并非要病人尽量不吃或少吃 。正确的营养饮食治疗应协调三大物质比例 。
5、糖尿病人不宜多活动由于这个认识误区,不少糖尿病人一旦得病,什么运动也不敢做了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环节,适量而定期的运动能增强体质,改善健康状况,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能减轻患者服药的剂量 。
糖尿病患者饭后的禁忌
1、忌马上洗澡:很多人都有过饭后立即洗澡的习惯,这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专家说,饭后洗澡,四肢体表的血流量会增多,胃肠道的血流量相应减少,从而使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减弱 。
2、忌饭后吃水果:很多人都习惯饭后吃水果,他们认为饭后吃水果有利于消化,那么,饭后什么时间吃水果比较好呢?实际上饭后马上吃水果很容易肚子胀气,因为水果中含有单糖类物质,若被堵塞在胃内,就会形成胀气,以致发生便秘 。所以吃水果最好在饭后2-3小时,或饭后1小时 。
3、忌立即喝茶:我们都知道喝茶是有很多好处的,最主要的就是它能排除体内的废物,但是饭后立即喝茶也是不好的习惯 。这是因为茶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 。
【糖尿病的中药疗法】4、忌放松腰带:不少人在吃完饭后都有松裤腰带的习惯,但这种习惯也是不好的 。这是由于它会使腹腔内压下降,荷量增加,容易引起肠梗阻和胃下垂 。

糖尿病的中药疗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