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文章插图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1、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之壳核出血
基底节区的壳核是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50%~60%,主要有豆纹动脉外侧在破裂引起,出血后可突破至内囊,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中大量出血时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的引起的对侧偏瘫,还可有双眼向病灶一侧凝视,偏身感觉障碍等 。出血量大时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脑组织产生短时间内昏迷、呼吸心跳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小时仅表现为肢体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 。
2、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之丘脑出血
相对壳核出血发生率较低,主要由于丘脑穿支动脉或者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导致,丘脑出血的特点除与壳核出血类似的症状如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可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有情绪低落、淡漠等,还可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出血量较大亦可短时间内危急生命 。由于位置靠近第三脑室,丘脑出血症状容易反复,还易出现持续性顽固高热等症状 。
3、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之脑叶出血
也称为皮质下白质出血,可发生于任何脑叶 。除表现头痛、呕吐外,不同脑叶的出血,临床表现亦有不同 。如额叶出血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疑虑,对侧偏瘫、运动性失语等;顶叶出血则出现对侧感觉障碍;颞叶出血可出现感觉性失语、精神症状等;枕叶出血则以偏盲最为常见 。脑叶出血一般症状均略轻些,预后相对较好 。
4、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之桥脑出血
桥脑是脑干出血的好发部位 。早期表现病处侧面瘫,对侧肢体摊,称为交叉性瘫 。这是桥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如果出血量大,则影响对侧,出现四肢瘫、瞳孔缩小、高热、昏迷等症;如果血液破入第四脑室则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等严重症状,预后多不好;3.55、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之小脑出血若出血量少,临床表现常常是先出现头晕,继则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走路不稳、讲话不清;如果出血量大,压迫延髓生命中枢,严重者可突然死亡 。
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人物 。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 。注意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 。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
如何预防脑出血
1、保持心态平和
兴奋激动、大喜大怒等强烈情绪是诱发脑出血的重要因素,所以中老年人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志,特别是情绪容易激动的人,最好不要炒股、打麻将、看惊险刺激的影视节目,尽量避免强烈精神刺激,节假日、老人生日和亲友聚会时更应注意调整心态 。
2、生活要有规律
要做到生活规律、起居有时;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适当午休,不可熬夜;动静结合,尽量避免过度疲劳等 。
3、避免暴饮暴食
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病人,决不可暴饮暴食,每顿饭以七八成饱为宜 。饮食宜清淡,多品种多变化,尽量保持低脂、低盐、低胆固醇,宜适当进食五谷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鱼类、豆类、牛奶、鸡鸭等禽类,少进食动物内脏、动物脂肪、煎炸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
4、克服不良习惯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者,最好戒除烟酒 。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