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入伏如何养生


夏季入伏如何养生

文章插图

夏季入伏如何养生
1、夏季入伏要注意护心
中医认为,一年之中,夏天是心最累的季节 。夏天养心,最关键的是要护好心脏 。首先避免过热和过凉,顶着烈日在街上行走,整夜开空调,冷热环境的交替,很容易在短时间里加速血液流量,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也很容易引起心脏的不适 。
2、夏季入伏要多多走动
夏天运动对体力消耗比较大,走路、太极、瑜伽等比较缓慢的运动最适合夏天进行,对缓解失眠、平复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没有病的人还可以快走和慢跑交替进行 。
3、夏季入伏要吃苦味食物
“夏日吃苦,胜似进补 。”研究证明,苦味食品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大量人体需要的物质,能解毒、明目、抗菌消炎、解热祛暑、提神除烦 。适当吃点,还可以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 。
夏天大量出汗后,不要猛喝白开水,应该先喝些淡盐水 。炎热的天气里,人本来就容易血钾偏低,出汗又带走大量的钠和钾 。所以夏天可以多吃一些瘦猪肉、鱼、海产品、牛肉、小白菜、油菜、土豆、香蕉等都含有丰富的钾,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
4、夏季入伏要勤于换衣
夏季暑热之邪当道,皮肤腠理疏松,汗液排泄,因此,要适当的少穿衣 。但是,气温一般接近或超过35℃时,穿衣太少,皮肤非但不能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让人感觉更热 。建议大家注意选择衣料,丝绸、棉布、真丝等最好 。少穿紧身衣,以利身体内排出的汗气散发,要勤于换衣,防止汗液浸湿生细菌 。衣服的颜色多选择浅色系列,以减少阳光的照射 。
5、夏季入伏要晚睡早起
夏季宜晚睡早起,宜比春日稍晚点睡、早点起,中午有条件的尽量小睡片刻,有助缓解疲劳,以保持心神安宁 。
专家提醒大家,切记不能在楼道、屋檐下或通风口的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 。更不宜久用电风扇,因夏令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开,易受风寒侵袭,吹的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头痛、腰肌劳损、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还要注意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夜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阴冷的地方过夜 。
夏季入伏的食疗食谱
【夏季入伏如何养生】1、吃山药粥
材料:鲜淮山药100-150克(或干山药45克),白面粉100克,葱、姜、红糖各适量 。
制作:将鲜山药洗净,刮去外皮,捣烂,或将干山药捣细为未 。将山药同面粉拌匀,加入冷水调成糊后人沸水中搅匀煮作面粥,再加入葱、姜、红糖,稍煮即可 。
用法:空腹食用 。
功效:健脾益气,养心 。适用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慌心跳、自汗盗汗、腹泻久痢、男子遗精、妇人带下等症 。
2、吃参苓粥
材料:人参10克,白茯苓(去黑皮)10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食盐少许 。
制作:将人参、白茯苓、生姜水煎,去渣取汁 。将粳米下人药汁内煮作粥,临熟时加入少许食盐,搅匀即成 。
用法:空腹食用 。
功效:健脾益气,补虚 。适用于虚羸少气;亦可治胃气不和,不思饮食,日渐消瘦 。
温馨提示: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正确的食疗方法,如不能确定自身情况是否是气虚,可由中医号脉进行判断 。
入伏后什么时候最热
一般来说,中伏是最热的时候 。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 。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加之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 。在七八月份中伏时期,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

夏季入伏如何养生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