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透发生腹膜炎关键因素揭晓

【腹透发生腹膜炎关键因素揭晓】

腹透发生腹膜炎关键因素揭晓

文章插图
……
由于腹膜透析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远离医院等优点,使其应用日渐广泛 。但与之俱来的腹膜炎发生、透析充分性下降又使得许多患者被迫放弃 。为解决以上难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主任任野平教授带领科研小组 ,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在国内率先查找出影响腹膜炎发生的关键因素及导致透析充分性下降的影响因素 。这一科研成果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亚太地区感染学术会议上做了大会交流并获得专家们肯定 。
腹膜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成人体内腹膜总面积约达1.65平方米左右 。因特殊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 决定了腹膜是一个良好的半透膜,通过它可以达到清除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代谢物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的目的 。因而近半个世纪以来,腹膜透析越来越引起全世界肾脏病学界医生们的关注 。
以往传统的观点认为在腹膜透析中腹膜炎的发生仅与操作过程受污染有关 , 但在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中,任野平教授逐渐发现:在相同技术条件下,一部分患者反复出现腹膜炎,从而影响透析效果;而另一些人则很少发生腹膜炎 。由此,任野平教授开始对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进行自身腹腔局部防御功能的研究 。她对63例终末期肾病者在接受CAPD后第7天、20天、40天、90天进行一般情况的巡视观察及登记,同时测定他们的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腹透液中的免疫指标IgG、IgM、IgA、C3、C4、OKT4/T8、Zn2+/Cu2+ 。
对实验观察及数据测定结果 , 任野平教授运用统计学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患者腹膜炎容易发生与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而腹透时间长短和是否存在并发症是影响腹腔感染的重要因素,腹透液中的免疫调理素IgG、C3、OKT4/T8、Zn2+/Cu2+直接参与了预防腹膜炎的发生机制,这些指标水平降低可导致腹腔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 使患者易于发生感染;在腹膜透析的第11~30天,患者发生腹腔感染的几率最高,而正是在这段时间中,腹透液中的IgG、C3、OKT4/T8、Zn2+/Cu2+处于最低水平,这都提示临床腹膜透析医生针对具有上述特点的尿毒症患者可以选择适当的腹透液成分进行治疗;血红蛋白和血总蛋白在腹透者中也往往降低,这也是导致患者机体防御功能低下的原因 。所以通过及时的临床监测,进行及时的蛋白质补充,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感染 。
针对腹膜透析效果下降的问题 , 任野平教授运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手段 , 对影响透析充分性的腹膜纤维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她发现,接受腹膜透析患者的腹透液中,高水平炎症因子和高糖水平可以使一种可促进腹膜纤维化的细胞因子TGF-β的水平升高 。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 , 它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促使细胞外基质合成,抑制降解 , 而这些恰是引起腹膜纤维化的重要因素,在腹膜逐步纤维化的同时,腹膜作为透析用的半透膜,其渗透作用逐渐下降,从而对物质转运清除作用逐渐消失,故透析效果下降 。
上述结论对研制新型透析液、制订合理的透析方案、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透析效果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具有良好的理论与临床应用价值,为广大患者解除疾苦,使更多的患者接受家庭式、人性化的腹膜透析治疗,而远离医院做出了积极探讨 。


腹透发生腹膜炎关键因素揭晓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