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的药用价值_红花的副作用


红花的药用价值_红花的副作用

文章插图

红花的药用价值
红花,中药名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 。表面红黄色或红色 。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 。质柔软 。气微香,味微苦 。全国各地广有栽培 。
1、功能主治:
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 。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
2、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入散剂或浸酒,鲜者捣汁 。外用:研末撒 。
3、临床应用:
3.1、治疗急慢性肌肉劳损;
3.2、治疗砸伤、扭伤所致的皮下充血、肿胀等;
3.3、治疗褥疮;
3.4、治疗冠心病;
3.5、治疗胼胝 。
4、营养价值:
4.1、药用红花,含有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红花苷、红花黄色素和黄色素 。另含红花油,油中包括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等 。
4.2、果实称白平子,含“红花子”油,油能降胆甾醇和高血脂;软化和扩张血管,防衰老,调节内分泌 。
红花的副作用
1、孕妇忌用,因能剌激子宫收缩;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用;
2、红花大量则活血破瘀,小量则养血和血;
3、红花与桃仁均能祛瘀,但桃仁在血证中应用比红花更广泛 。对于热证血瘀,桃仁较常用;对于心腹瘀痛,红花效果较佳 。
红花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红花的药用价值_红花的副作用】1、药方配方:
1.1、胎衣不下:方同上 。伤寒产后,血晕欲死:用荷叶、红花、姜黄等分,炒研末 。童子小便调服二钱 。(庞安常《伤寒论》)
1.2、通经破血:旧屋阴处瓦花(活者)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 。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红花汤下 。(《摘玄方》)
1.3、产后血晕,心闷气绝:红花一两,为末,分作二服,酒二盏,煎一盏,连服 。如口噤,斡开灌之,或入小便尤妙 。(《子母秘录》)
2、科学论述:
2.1、《本草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
2.2、《开宝》: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 。亦主蛊毒 。
2.3、《本经逢原》: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之同类 。故能行男子血脉,通妇人经水,活血,解痘毒,散赤肿 。

红花的药用价值_红花的副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