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快乐方式_如何让心理快乐


心理快乐方式_如何让心理快乐

文章插图
导读:心理快乐方式是有公式的,学会心理快乐方式可以让你远离心理疾?。?心理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大敌人 。
心理疾病诱因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 。那么,导致现代人心理疾病的诱因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十种行为 。
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很多都市白领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
二、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 , 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
另外,对于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 。一项相关调查表明 , 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 , 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心理支持与帮助 。
三、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心理疾病 。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极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 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
四、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 。一些下岗职工观念一时难以转换,对家政、建筑等工作不屑一顾,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
而对于迈入高等学府的有些贫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经济状况的窘迫,一方面是虚荣心的作祟,这种现实会加剧矛盾心理,使这些贫困生心理疾患的概率增高 。
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有些人对事业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 。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 。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 , 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 。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拚命工作 , 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 , 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
六、学习任务过于繁重
学生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 。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数 。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
【心理快乐方式_如何让心理快乐】七、过分溺爱独生子女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 , 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 。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
八、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近年来,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但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严重亏损时,难免造心理失衡 。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 。
九、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 。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 。上述这些可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
十、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满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却未必尽如人意 。老人晚年失爱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引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 。
快乐的公式
积极的力量让幸福可以永恒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催化心理学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 。——马丁·塞里格曼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是由不丹国王旺楚克在1970年提出,他认为政府施政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 。当他提出国民幸福总值时,不丹是亚洲最贫穷国家之一 。按照西方发展模式,穷国要摆脱贫困,首先应发展经济 。然而,确保经济发展,必然使得环境保护成为一句空话 。而不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却能将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 。原始森林覆盖面积为亚洲排名第一,国土74%在森林覆盖中 。另一方面 , 不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为了保护环境,不丹一直严格限制游客人数,2004年获得签证的人数不到6千 。
70年代不丹提出GNH时,并不引人注目 。然而廿多年后,不少着名经济学家都把目光投向这个南亚小国,开始认真研究「不丹模式」 。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了“幸福指数”研究 , 英国则创设了“国民发展指数”(MDP) 。日本也开始采用另一形式的国民幸福总值(GNC) 。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心理学家卡尔曼正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的研究 。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世界潮流正在转向 。物质享受不能直接换算为快乐,已经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世人愈来愈重视快乐,把它放到优先位置 。然而,究竟什么是快乐?幸福感又如何量化?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 , 什么GNH似乎也只能流于空谈 。
为此,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里格曼提出了一个快乐公式 。
快乐公式:H=S+C+V(H=快乐指数,S=Set Range可快乐的范围 , C=Circumstances生活环境,V=Voluntary Activities可自控因素)简单来说,S就是代表先天的快乐潜质,其对快乐的影响大约40% 。C很明显就是环境因素,其影响只约为20% 。V是个人信念及思想行为,其影响竟也占40% 。这个公式指出:第一,基因并不能主宰我们的快乐 。第二 , 自由意志比外在环境,对于快乐有更大影响 。第三,快乐与否 , 个人能够改变的,往往比不能够改变的还要多 。
基因不能改变 。大环境往往不能凭个人力量改变,但小环境却多半由我们自己作主 。至于思想,更是个人全权负责的事 。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要教导我们,如何从思想开始,争取自己的幸福 。
塞里格曼将快乐分为愉悦及满足感 。愉悦主要是一些感官及情势的感觉 。不需要思考,是本能反应,或脑内化学反应 。而满足感则是完成一件喜欢做的事的感觉 。期间不一定有愉悦 , 甚至会有痛苦 。可完事后 , 比起愉悦,快感能持续较久 。他不反对我们追求愉悦,但若想得到更广大更深层的快乐,他建议我们应该着手追求后一种快乐,即满足感 。
如何才能得到满足感?他从研究中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及美德,是获得满足感的最好途径 。
什么是长处?如果进行某活动时,你会感到兴奋,不觉得累 , 以及能够主动学习,进步神速,并想寻求更多的展现机会,那就是满足感了 。
什么是美德?那可不是握有话语权的人强加于人们身上的道德枷锁,而是每个人独有的、性格中的正面力量 。所以,每个人渴望展现的美德都不同,人际间没有可比性 。某人性格中隐藏着慷慨的美德,另一人的美德可能是宽恕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拥有何种美德 , 亦从没想过要去发掘自己的潜藏美德 。于是,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展现自己美德时的满足感 。
如是观之 , 快乐其实始于自知 。你不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美德,满足感自然求索无门 。至于如何自知 , 那可是另一个大题目,在此就暂且不表 。总而言之 , 快乐源自长处与美德的展现 。因此 , 与其只专注于改善缺点,不如致力于发挥长处;与其只专注于自己的失落,不如致力于令别人快乐 。
心理要健康 。

心理快乐方式_如何让心理快乐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