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动脉硬化年龄


颈部动脉硬化年龄

文章插图

颈部动脉硬化年龄
1、颈部动脉硬化的发病年龄
一项统计显示,我国人群中,40-49岁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6%,70岁以上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高达63% 。
当年龄大于45岁,并有以上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就属于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 。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在中老年中较为常见 。目前的研究表明,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大量饮酒、遗传因素、年龄、肥胖症和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等10种危险因素均可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
由于动脉硬化的形成过程相当缓慢,多数病人最初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因此更需要提早重视 。脑动脉硬化症初期多呈现一种神经衰弱现象,如果你属于风险人群,并且出现了以下征兆,那么最好及时筛查脑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借助一般的体征检查、实验室指标以及颈动脉超声手段 。
2、颈部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
2.1、高血压患者
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血压不控制,心肌梗塞发生率约提高2~3倍,脑中风则约4倍 。
2.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谢会出现问题,血液中运送脂肪的蛋白质(称做脂蛋变窄的右冠状动脉白)会产生变性,在运送过程中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 。
2.3、吸烟者
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 。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 。
2.4、缺乏运动者
运动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帮忙身体把多余胆固醇从胆道与肠道排出体外,避免过剩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 。
2.5、肥胖患者
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心脏负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机率也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 。肥胖,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岛素阻抵抗症候群 。
3、怎样预防颈部动脉硬化
避免久坐不动,要戒烟、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 。
每年给身体做一次体检,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
多吃清血管的食物 。不妨适当增加黑木耳、深海鱼类、洋葱、大蒜、海带、玉米这类清血管的好食物 。每周吃一次,换着品种吃,对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益无害 。
冷热水交替沐浴给血管做锻炼 。身体条件允许的人,可以尝试用冷热水交替沐浴,增强血管弹性 。具体做法,先用温热水洗,然后再用水温稍低的水冲洗,注意冷水一般以25°C左右为宜,并且冷热水温不宜相差太大,最后以温热水结束淋浴 。
及时喝水 。喝水是最省钱最实用的防病保健方法,多喝水可以清肠排毒,可以防止血液粘稠,预防血栓形成 。
颈动脉硬化有什么症状
1、头晕头疼
早期的动脉硬化,会让人感觉头晕头疼,并且多发在额头和后脑出现的钝疼 。在身体变动时出现头晕 。走路不稳,也可产生眩晕、眼球震颤、恶心等,并且伴有吞吐困难等现象 。
2、记忆力减退
早期的动脉硬化,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劳动能力下降,工作学习都很吃力,并且记忆力减退的表现非常快,遇事往事,但记忆力缺损表现不是很明显 。
3、早期睡眠障碍
早期动脉硬化变现失眠,难入睡,多梦,易惊醒,盗汗等表现 。并且情绪行为改变很大 。另外动脉硬化可因脑部组织受累不同发生病变,是病情多样化 。
颈动脉硬化吃什么好
1、茄子
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这种物质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粘着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及渗透性,故可防止微血管痉挛或破裂出血,使心脑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 。
2、红薯
红薯的预防动脉硬化作用,主要是其所具有的水除活性氧作用产生的,红薯所含黏液蛋白能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3、黄瓜
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帮助神经系统发育、改善血小板功能等 。
4、番茄
国外研究发现,从番茄籽周围黄色果冻状的汁液中分离出来了一种被称为P3的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效,可以防止脑血栓的发生 。
5、胡萝卜
胡萝卜还含有降糖物质,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懈皮素、山标酚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还有降压,强心作用,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食疗佳品 。
6、芹菜
【颈部动脉硬化年龄】芹菜含酸性的降压成分,对兔、犬静脉注射有明显降压作用;血管灌流,可使血管扩张;用主动脉弓灌流法,它能对抗烟碱、山梗茶碱引起的升压反应,并可引起降压 。

颈部动脉硬化年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